从“启蒙”到“孵化”:上海师大双创学院构建全链路科创培育生态,首场讲座激活学子创新动能


2025925日,上海师范大学中银慧谷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内,一场聚焦“技术创新与职业发展”的深度对话热烈开讲。海星纪元教学培训部部长王仕杰以《技术创新重构职业发展边界》为题,为30余名在校学子解锁“创新赋能职业”的新路径。此次讲座不仅是一场前沿思想的碰撞,更标志着上海师范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精心打造的“本科生科创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正式落地,一场覆盖“全年级递进、全流程赋能、全资源支撑”的科创培育行动就此启幕。

以“成长阶梯”具象分层培育逻辑,为不同学段学子定制“创新成长坐标系”

翻阅双创学院“本科生科创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方案,“千人一面” 的培训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贴合学生成长规律的“创新成长阶梯”——这既是学院深耕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核心举措,更是对 “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生动实践。

针对大一学生“对创新存畏难、对实践无方向”的共性痛点,双创学院将培训首站定为“创新启航:思维破冰与机遇发现”。通过设计思维工作坊、教育领域痛点剖析等沉浸式环节,引导新生从专业视角切入,在 “产出3个以上创新点子”的目标导向下,逐步破除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壁垒,播下“敢想敢试”的创新种子。面对需完成“创意向项目转化”的大二学生,“项目构建:从点子到计划书”培训直击核心需求,既系统讲解跨学科团队组建、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基础能力,更针对师范院校特色,细化“教育类项目社会效益评估方法”“课程体系设计逻辑”等实操内容,助力学生实现从“灵感闪现”到“规范申报”的关键跨越。聚焦冲刺高水平赛事的大三学生,采用“实战演练 + 名师问诊”双轨模式,邀请国赛金奖获得者拆解路演逻辑、视觉导师优化PPT呈现,更组织跨领域专家团开展“一对一项目打磨”,推动优质项目向“冲击市赛、国赛”的高水准进阶。

不是让学生被动适应培训,而是让培训主动匹配学生成长节奏。” 双创学院负责人的表述,精准概括了分层培育的核心思路。通过“启蒙 ——实践——冲刺”四阶递进的培训设计,双创学院将创新能力培养深度融入本科教育全周期,为不同学段学子搭建起清晰的“创新成长坐标系”。

以“资源拼图”构建孵化支撑体系,让每个创新想法都能“落地生根”

想开发 AI 助学项目,但找不到技术支持怎么办?”在本次讲座的互动环节,一名学生的提问道出了许多青年创客的共性困惑。而这个问题的答案,早已藏在双创学院精心搭建的“创新资源拼图”中——从政策衔接、导师指导到资源对接,双创学院为学生创意落地构建了 “全链条支撑网络”。

为避免创新项目“悬空运行”,双创学院首先打通协同壁垒,与教务处、校团委建立联动机制,将系列培训直接纳入“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的前置培育与过程辅导环节。学生参与培训的过程,即是同步对接“大创计划”申报政策、获取申报指导的过程,实现“培训——实践——指导”无缝衔接;其次,组建“跨领域导师天团”,成员涵盖解读赛事政策的职能部门负责人、指导商业逻辑的投资机构分析师、优化展示效果的视觉设计专家、保障知识产权的法律从业者,更邀请成功创业的校友分享实战经验,为学生提供“全维度智力支持”;尤为关键的是,双创学院为项目预留“孵化出口”,在第四期培训中,将直接链接孵化器、专项创业基金等资源,同时对接校外合作企业资源,推动学生创意从“图纸”走向“实景”,真正实现“想出来、做出来、能落地”。

新时代的创新不是‘单打独斗’,而是‘平台赋能’。”王仕杰在讲座中的观点,正是双创学院构建资源支撑体系的初衷。通过拼凑“政策——导师——资源”的完整拼图,学院为每个有潜力的创新项目提供精准支撑,让青年创客的梦想有处安放、有径可寻。

以“师范特色锚点”校准培育内核,让科创项目浸润“师大教育温度”

作为师范院校的双创培育平台,上海师大双创学院始终将“教育基因”融入创新培育全过程——在系列培训方案中,“师范特色”绝非可有可无的附加项,而是贯穿培育始终的核心锚点,这既是学院跳出“同质化”培育困境的关键,更是彰显“师大特色”的核心竞争力。

从培训内容设计来看,双创学院在各阶段均嵌入师范特色模块:第一期“创新启航”环节,专门设置“教育领域痛点分析”专题,聚焦“双减政策落地”“智慧课堂建设”“青少年心理健康”等教育热点,引导学生从教育需求中寻找创新方向;第二期“项目构建”阶段,重点指导“教育类项目课程体系设计”“社会效益评估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教育创新项目的核心逻辑;在项目方向引导上,双创学院明确聚焦“新师范教育创新”“教育+乡村振兴”“教育+文化传承”三大领域,鼓励学生开发AI助学系统、设计“互联网+支教”模式、用VR 技术活化传统文化研学课程,让创新项目既具“科创高度”,又含“教育温度”。

这种“立足师范、服务教育”的培育导向,已催生出一批特色项目雏形:有学生团队聚焦乡村教育资源不均问题,正研发“乡村教师线上培训平台”;有跨专业团队结合美育需求,设计“非遗文化进校园”数字课程包…… 这些项目的共同特质,便是以教育为内核、以创新为手段,彰显着上海师大学子“以教育赋能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随着首场讲座的圆满落幕,上海师大双创学院“本科生科创素养与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已正式进入实施阶段。接下来,学院还将联合海星纪元等合作单位,开展高新技术企业参访、创新项目路演大赛、教育创新专题工作坊等活动,持续丰富“全链路、多维度、有特色”的科创培育生态。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办几场培训、孵几个项目,更是要构建一个‘敢创新、能创新、会创新’的育人环境。”双创学院负责人表示,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分层培育、资源赋能、特色引领”的培育模式,让每个有创新想法的师大学子都能找到成长土壤,让每个浸润教育温度的科创项目都能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舞台,为培养“兼具创新能力与教育情怀”的新时代师范人才注入强劲动能。

(供稿、摄影:双创学院)


发布者: 
发布日期: 2025-10-09
浏览次数: 10

返回
创业在师大   Copyright © 2015-2017   youth.shnu.edu.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