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少年学业水平位居全球前列,创造力又如何?昨天在沪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上海青少年创造力总体水平中等偏上,成绩越好的孩子越重视创新能力培养,创造力与成绩呈现正相关。 铅笔是青少年非常熟悉的用品,除了写字外,还有哪些功能?可以当飞镖、当拼图、夹弹珠等,发挥游戏功能;可以做搅拌棒、尺子、修磁带,发挥辅助功能;而将铅笔芯抽出来后用铅笔当吸管、用铅笔当绝缘体等,则进一步突破和转换了铅笔的功能——这些来自孩子们的想法,体现出上海青少年的创造力。
如何衡量青少年的创造力?由上海社科院青少年所与市妇联儿童和家庭工作部共同组织的《上海青少年创造力调查》项目组,将青少年的创造性倾向分为好奇心、想像力、冒险性和挑战性4方面进行考察,从全市抽取了闵行和黄浦的1200多名中小学生进行调研。结果显示,上海青少年的创造力总分达70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各项指标中,“好奇心”指标得分最高,而“冒险性”水平得分最低。这个结论,与中科院心理所曾开展的一项中德青少年技术创造力的追踪研究相互印证:中德孩子互有高低。中国孩子在推理能力、空间能力、数字等式等方面优于德国孩子,德国孩子在对知识的渴求与探索、实用创造性等方面领先。
上海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青少年所所长杨雄透露,不少人认为学业成绩好的孩子更会应试而欠缺创造力,但调查结果推翻了这种偏见:学业成绩处于上游的孩子创造力更高,达72%;而学业成绩在下游的孩子创造力仅为65%,成绩与青少年的创造力呈正比。杨雄分析,这是因为学业成绩差的孩子,用于补课学习的时间更多,参与课外创新大赛、兴趣小组的时间更少。而成绩好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参加各类活动并提高创造力。不过,总体而言,支持青少年创造力行为的家长不足四成,多数家长并不支持孩子天生的好奇行为。
这项调查是第九届上海“为了孩子”国际论坛上发布的。论坛由市妇联、市社科院等主办。
来源:解放日报 201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