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一年一度的“元旦”就要到了,适逢H中学新建了教学大楼,通过省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审批,所以学校准备借节日之机开一个庆祝大会。校长准备请电视台来报道一下,提高学校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慰藉一下广大师生的努力。某日,学校领导召开了节日庆祝活动的筹备会,麻烦却在这时出现了。
原来,该校庆元旦的传统节目是文艺演出,每当此时此刻,老师和同学都要为演出忙碌、准备,今年校长说要隆重一些,还要进行节目的评比,老师们更是不敢懈怠,有的家长想让孩子参加活动,但没有选上,有了意见;有的班上课时间把学生抽出来练节目,耽误了上课,很多问题都出现了。
在会上,校长要大家讨论庆祝活动的问题。一位S老师首先开口:“校头,我们元旦总搞文艺演出,没有什么新意。而且,没参加节目的学生和家长还有意见,不如改一下形式,如游艺会、茶话会或别的什么活动。”另一位J老师随声附和说:“是啊,ⅹⅹ学校就是以班为单位搞活动,还请家长参与,家长很欢迎,孩子也开心。”校长认为:“文艺演出既能展示我们学校素质教育的水平,又有特色,我校的老传统。况且,今年又有教学楼竣工的大事,学校档次有上了一个台阶,更应该好好庆祝。计划不能改。至于家长有意见,可以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嘛。”又一位F老师插话说:“要评比的话,大家都上,质量就没保障。”校长说:“那就看你们的了嘛。”一位T老师说:“很多刊物上都说文艺演出弊多利少,这样的全校活动,人这么集中在一起,万一有个闪失麻烦就大了?很多学校都不敢搞了……”校长打断她的话说:“难得的机会,不能因噎废食。”老师们都问:“我们为什么一定要演出呢,而且规模这么大?”校长说:“理由我已经说过了!”再也没有人说话了。
老师们虽然按计划排练了节目,很尽心,但私下里达成一种“默契”,“再也不提什么建议了,反正领导说了算。”
[案例分析]
从案例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这位校长很有责任意识和发展观念,为学校争得资源,赢得社会声誉和认可,这很难得。但校长的工作方法和理念有待更新。
首先,领导的职能问题。传统的领导理论认为,校长作为学校领导者,就是发布命令,教师执行就行了。现代领导理论则认为,领导者是计划者、组织者、协调者和服务者,是“旗手”。校长的主要职责是为学校制定远期和近期的规划;合理安排和使用好各类人才;还要协调学校各种关系。还要树立为教职工“服务意识”,为教师解决思想、生活和工作方面的问题,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办法,为学生创造更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从表面上看,这位校长违反了“民主领导”的原则,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纠其思想根源,是没有正确理解领导的职能。
其次,做决策的程序问题。学校领导在做重大决定以前,要根据民主集中的原则,广泛而耐心听取意见,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有效的领导也要求有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要掌握真实的信息,还要保持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在本案例中,校长的决定在教师中有很大的阻力,有可能是在决策时没有充分与全体教师进行沟通,当意见反馈到校长那里时,校长又不能听取广大教师的建议,固守所谓“传统项目”,以至于大家对校长有意见。
再次,领导者的领导方式问题。不同的领导方式影响成员的行为和工作效率,会使被领导群体产生不同的感觉。所谓领导方式是领导者用来行使权力和发挥领导作用的方式。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李克特认为参与式的民主领导的效果最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保障信息畅通,能产生工作的高效率,能使每一个人参与领导,上下级的关系也比较理想。但是,在现实的领导活动中,领导方式的选择除了领导者个人的素质因素外,还要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传统的领导方式、工作的性质、上级的领导风格、职工的成熟度等,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选择适合的领导方式。
第四,领导的领导力问题。研究表明,领导力是一个人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他人的心理与行为的能力。包括两个部分:权力性影响力和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不可抗拒,有强迫性,以外部压力的形式起作用。其构成的主要三部分构成,即传统因素、职位因素和资历因素。传统因素认为领导有权力,有能力,比一般人强,潜在地迫使人们产生了对领导的服从感。职位因素是指领导者在组织中的指挥地位会使被领导者产生敬畏感,领导的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职位因素的影响也越大。资历因素是指领导者的资格和经历也可以对被领导者产生影响,使被领导者产生敬重感。
[启示建议]
发展是一所学校的永恒主题,其实质就是改革创新。作为领导必须拥有改革意识和创新的精神,才能引领学校的发展。改革创新作为一种行为方式,一种精神状态,一种思维模式,就是通过探索规律、遵循规律、运用规律,要善于超前思考,敢于标新立异,把握发展的主动权,激活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发展思路,步入发展的新境界;在创新观念中抢抓机遇,在摆脱束缚中迎接挑战,在开拓进取中闯出新路,收获发展的新成果。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和“以教师发展为本”的人才观
学生作为人类的未来,要求学校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观,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工作方针,关心、理解、尊重和服务学生的理念贯穿于育人的整个过程,促进学生的健全发展。上例中有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提出设计人人参与的活动方案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努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构建教育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一体化的学生工作体系,实现学生管理的民主化和服务的人性化,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在靠谁发展上,要坚持学校的发展依靠全体师生,尊重师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集中他们的聪明才智和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他们投身学校的各项建设上来。在办学治校中,要把教师视为办学第一资源的思想,全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着力打造各类拔尖人才和创新人才。上例中教师提出的建设性意见遭到校长否决打击广大教师的主人公责任感,不利于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和确立和落实教师的自主权和发展权,因此,庆祝活动实施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素质关乎教育改革的成败,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学改革,教学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领导应采取各种措施,创造各种条件,维护教师的各项合法权益,构建有利于调动教师积极性和改进教师工作表现的考核体系,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创新领导方式,实施民主化管理
首先,校长必须理解领导与管理管理的区别。领导与管理最大区别就在于,管理更倾向于按机构的规则实施已有程序,而领导更注重愿景及启动实现愿景的过程。学校管理是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监督与评估来实现教育目标;学校领导则通过现实基础分析,建立学校发展目标,并通过合作努力、解决问题、民主协商等方式来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过程,体现一种民主、开放、沟通、合作、发展的管理理念。其次,领导的理念必须从“控制型”转变为“人本化”。传统的层级管理中,管理者秉承“控制型”理念,管理者把工作看作职权范围内应该做的事情,没有挑战性。上例中校长认为组织庆祝活动,扩大学校影响是职责所在,教师安排组织活动是他们的一种任务,容易形成被动、消极和无力感的态度。在领导话语体系下,基于“人本化”理念,工作是是对责任人的信任和认同,因此,工作越具有挑战性和创造性,就越可以发挥成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统一。再次,为了实现管理的民主化,校长必须提高善于沟通、贯通、融通的和谐文化的领导力。构建和谐校园的领导力由领导者、被领导者和环境三个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决定的。三者关系归根到底是一种心理关系和文化关系,所以要用心里学的方法和文化的力量来处理这些关系,架起心灵桥梁,发挥心智沟通的领导职能。
(三)注重学校制度和文化建设,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统筹协调领导力
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各种不确定性消极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干扰学校的发展,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消除不利因素是摆在校长目前的难题,如上文所述,教师与校长在同一问题上就出现了分歧,参与活动的学生与没有参与活动的学生心理产生了偏差,家长与学校之间也不可避免产生了隔阂。构建和谐的领导活动就是用改革创新的方式不断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过程,是化解矛盾与冲突,整合社会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建共享的系统工程。作为领导者校长来说,要始终深刻认识和谐校园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学校各种矛盾和问题及其原因,坚持统筹兼顾的领导理念,促进领导职能的结构的转变和优化,完善学校的各种管理制度和文化建设,促进领导决策由“传统的经验型”向“科学的理智型”转变。有针对性地“作为”,有意识的“不作为”,从实际出发,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统筹兼顾,在取舍中运筹,促进领导职能结构朝着有利于提高和谐校园的方向不断改善和优化。同时,校园本来就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文化共同体,以此,校长协调的方式应该从运用硬权力的刚性协调,转变为以硬权力与软权力相结合的柔性协调。把协调寓于统筹与规划之中,统筹配套措施,力争一举多得的“共胜多赢”,整体推进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提高构建和谐校园的统筹协调,共建共享校长领导力。
(李学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