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我们离幸福有多远——管理应走向科学

发布日期: 2014/03/28      浏览次数: 51  


 

 [案例介绍]

       新学期,C中为了提高升学率,借鉴河北某知名中学的管理办法,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新政,弄得学生和家长叫苦不迭。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令人窒息的学习、作息制度此外,如果家长和学生不同意,只能接受转学的命运。

       一名学生向记者简单介绍了该校改革的内容:早上510分起床,540分晨跑,6时早自习,7时吃早饭,中午趴在课桌上睡午觉,22时晚自习结束,2250分全体关灯睡觉;取消节假日,每个月放假两天,学生在校期间实行全封闭管理,没有班主任签字不许出校门,严禁学生使用手机,每天早晨晨跑的时候,学校播放英语单词……

      “算来算去,我每天睡眠不到6个小时,新学期,最大的感觉就是严重缺觉。我身边很多同学都有这种体会。学校现在这样根本没法让学生好好学习,只有仇恨,仇视这个校。还有的学生如此留言。家长在万般无奈之下签署过一份校方提供的《倡议书》。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生家长向记者介绍了大致内容:在倡议书的最后一部分,校方的意思很明确,如果家长不同意改革,学校愿意退还所有的学费,同意学生转学。看到这句话,谁也不敢不签字啊。

       “我们发过倡议书,学生家长百分之百签字表示同意。徐主任也承认,如果家长不签字,他们的孩子只能接受转学的命运。

    (案例来自:辛明,桂杰.承德一中,你不能这样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8-11-27(1).)

[案例分析]

       新教育实验创始人、全国政协常委、苏州市副市长、苏州大学博士生导师朱永新教授在诠释新教育实验时曾倡导孩子应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朱永新强调,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仅有对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追求,也含有对当前某些畸形教育提出治疗的企图。在许多地方,某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享受不到童年和青春,没有美好的梦想,许多学生已经失去了凝望世界的明眸,失去了追求理想的冲动,失去了淳朴的情怀和感恩之心。我们的教育日渐把孩子局限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而这样的教育已经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追求幸福。案例中C中的改革举措无疑在让我们的孩子远离幸福完整的生活。学校硬性的规定,刚性化的管理,活生生的把学生推向痛苦的泥沼。而这一切是由于学校的诸多不善管理。

    一、不恰当的决策

       学校的决策工作是学校管理的关键。学校为了管理好学生,提高升学率,推出所谓的“改革新政”。这本身的出发点就是错误的,违背了教育的目的。教育是让人拥有科学的观念,客观的选择,行动的智慧和向善的德性,达到人生幸福的境界,而不是仅仅为了一张大学通知书,学校在教学理念上本末倒置。且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学校“减负”,杜绝盲目追求升学率,C中的做法也违背中央关于教育的政策。决策的动机是错的,决策的内容又怎么会切实可行呢。在学校看来,新政的直接受益人就是我们的学生,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由于没有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管理条例最终因其不科学、不合理之处没有得到学生的认同。显然,学校没有正确决策,更没有民主决策,没有集“意,采“民”智,导致决策制定的不科学和片面性,决策落实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二、刚性的管理

    学生基于学校决策制定的不合理、不科学之处,提出自己的意见。学校非但不采纳,还提出不同意改革者只能接受转学的命运。硬性规定,强权管理,这也正说明学校的管理还停留在传统的以“物”为中心的管理模式阶段:一旦某些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好以后,管理者就会要求学生服从管理规章制度。学校管理者为了减少麻烦,常常简化工作,硬性管理。在这个案例中,拒之门外就是退还学费继而转学。学校让家长签订《倡议书表明学校实行刚性的管理模式。这也暗示家长凡事由学校决定,没的商量。管理的目的本来是为了减少混乱,提高效益,把事情做好,为管理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这也要求管理人员实行人性化管理,承德一中的治校之道显然与现代教育管理理念背道而驰,改革结果并不乐观。

    三、忽略学生身心健康

    各级各类教育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一定质量与规格的人才。教育管理也就成为育人的手段之一。育人的手段之一就是学校的规章制度、工作条例、各种活动都要具有教育意义,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学校不能做出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事情。案例中C中学习、作息制度,把学生的时间限制的很死,连仅有的休息时间都被剥夺了。紧凑的学习安排,时间被压缩到最大程度全部用来学习。学生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严重缺觉,上课打瞌睡,疲惫状态下的学生很难进行高效的学习。学校的这种作息规定违背了青少年成长规律,同时过重的学习负担也损害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学生在网上留言学校现在这样根本没法让学生好好学习,只有仇恨,仇视这个学校。学生已经对学校的管理产生逆反心理,其做法已经让自己站在学生的对立面。然而面对学生和家长的呼声,校方却仍“振振有词”:为了激发学生潜能,考出更好的成绩。作为教育者,不懂得教育的规律,不懂得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就不能有效的开展学校的管理。

[启示建议]

    当前的学校不乏上面案例所出现的情况。笔者认为倡导新的教育管理理念不容怠慢。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学校,笔者认为应该坚持以下四个方面:

    一、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

       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归根到底是对(教师与学生)的管理。学校管理必须改变过去见物不见人的管理模式,现代教育管理观念,其创新的要点就是变过去以为中心的管理为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把过去强调学校规章制度的硬性管理变为更加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软性管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不仅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且要体现在学生对教育的选择上,要给学生提供最大的选择机会,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等等,还要体现在学生对学校事务的管理以及学校改革发展的决策等的参与,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最大的张扬。简单地说,以学生发展为本,就是要使学生对教育的方方面面,无论教学还是学校的管理都享有“参与性”和“选择性”。

    二、实行民主化管理

    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从学校自己管理向社会参与管理转化;学校教育工作是社会性活动,必须有社会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才能正常运转。学校的管理需要各方面给与支持和监督,尤其是学生家长。第二,从少数教育行政人员的管理向全员管理的方向发展;完成教育管理转型,从宝塔式的组织管理形式向扁平化的组织管理形式过渡。在学校管理方面,学校领导的角色从政策制定者、总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统筹者、调控者;中层干部的角色从传达者、子项管理者转变为参与者、参谋者、沟通者;教师的角色从受命者、执行者转变为参与者、操作者、意见反馈者。第三,从学校管理学生转向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我管理。学生是活生生的现实的,也就是说要承认学生在学习和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中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此外还应尊重学生的民主权利。学生是学校的主人,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三、树立服务的观点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即服务的观点。学校必须树立为学生(家长)服务的意识,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的活动要以服务学生为宗旨。所谓服务的观点,在教师工作层面上,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着、促进者,以服务学生学习成长。在管理工作层面上,教育要将服务的观念贯穿到具体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让学生在安定轻松的环境里学习。

    四、教育管理人员应专业化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看到,该校是由一批不懂教育的人来管教育,或者说是不够专业的人来管学生。对教育的不甚了解,带来了一些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职业专业化的范围在扩大,教育管理人员也应走向专业化,尤其在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形势下。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是熟谙教育原理和孩子成长规律的专业人员。特别是作为学校的领导者、组织者和管理者,校长专业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只有实现校长专业化,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才能促进学校的优质发展,才能带领学校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从成功走向辉煌。

      (张倩)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