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1分36秒,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成功撤离到操场上,以班级为组织站好,无一伤亡,这是四川安县桑枣中学的同学们和老师们在地震来临时创造的一个奇迹。桑枣中学校长叶志平从2005年开始每学期要在全校组织一次紧急疏散的演习,每一次的演习会事先告知学生,但学生们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天。等到特定的一天,课间操或者学生休息时,学校会突然用高音喇叭喊:全校紧急疏散!每个班的疏散路线都是固定的,学校早已规划好。两个班疏散时合用一个楼梯,每班必须排成单行。每个班级疏散到操场上的位置也是固定的,每次各班级都站在自己的地方。教室里面一般是9列8行,前4行从前门撤离,后4行从后门撤离,每列走哪条通道,还有在2楼、3楼教室里的学生要跑得快些,以免堵塞逃生通道;在4楼、5楼的学生要跑得慢些,否则会在楼道中造成人流积压,这些学生们早已熟知。当学校紧急疏散时,叶志平会派人记时,但是他决不比速度,只是讲评各班级存在的问题。刚开始举行紧急疏散演习时,学生只是当做娱乐,学生们除了觉得好玩外,还认为多此一举,很多人有反对意见,但是校长叶志平坚持了下来。后来,学生老师都习惯了,每次疏散都井然有序。正是有了叶志平校长的坚持,才成就了桑枣中学的奇迹。
[案例分析]
桑枣中学的感人事迹虽然永远定格在2008年5月12日短短的1分36秒,但是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在地震来临之前对于校园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进行了干预,作为一个校长,他对于学校危机管理的原则是未雨绸缪,把危险降到最低点。虽然汶川地震已经远去,但它留下了许多思考。它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个契机,它使学校的危机管理迅速提上了决策者、管理者和研究者的日程。危机管理在学校发展中越来越起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马荣助对捷兰德和詹姆斯观点的归纳来看,学校危机可以解释为:凡是发生在校园内或与校园成员有关的事件或情境,对学校成员造成不安、压力、伤害,而以校园现有的人力与资源,难以立即有效解决的,均称之为学校危机。谢谨如主张学校危机是指突发于校园内外,可能造成学校全体或部份成员心理或生理伤害的紧急事件。从上述定义来看,学校危机与普通危机一样,具有突发性、不确定性、风险性的一般特征。了解关于学校危机的含义后,就可以界定学校危机管理。学校危机管理,是指学校教育管理者在学校或学校师生面临潜在危机或现实危机威胁的情境下,为了达到有效预防危机、及时处理和消弭危机、化危机为转机等目的,通过组建危机管理机构、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危机预警识别、危机处理、危机事后恢复等方式采取的一系列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应对行为和动态管理过程。其目的就是减少危机导致的直接损失,并为危机的恢复创造条件。
在中小学校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可分为自然性灾难事件和人为性灾难事件。自然性灾难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人为性灾难包括社会动乱、严重污染、中毒、校园动乱、暴力、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等。从学校管理角度看,这些事件都属于学校危机管理的范畴,学校都应当对此有应对机制和预案措施。然而现实是,危机管理存在很多理念和制度上的真空。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管理的危机意识淡漠。我国的学校管理理论中很少探讨学校危机管理问题,校长培训中也基本没有相应的内容。校长只能从自己的实践中获得一些零散的管理经验。学校管理中缺乏危机意识就成了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致使我们面对突发事件时由于没有应对预案而常常出现手足无措的恐慌局面。
危机意识的淡薄不仅使各学校普遍缺乏必要危机管理预案,也使得上级领导部门很少检查学校这方面工作。因此,要尽快从“事后动员型”转变到“事先预防型”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机制。
第二,学校管理中重视生命和个性的意识淡漠。突发事件来临时反应迟钝,这只是学校危机意识淡漠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另一面则是对学校发生的非危机问题却反应迅速而激烈,进而做出许多不尊重生命、健康和个性的事情来。
[启示建议]
现在的教育倡导的是一种快乐教育,是一种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是主动的、是快乐的,但是快乐教育的前提是健康的教育,而比健康教育更重要的是安全的教育。这次的汶川地震让我们意识到学校也并不是一个完全安全的地方,任何一个不安全的因素都可能带给学校潜在的危险,但是学校的管理者普遍危机管理意识淡薄,而各学校也普遍缺乏危机的应急处理预案。因此汶川地震给学校的决策者敲响了警钟:学校的危机管理应该提上日程,建立“事先预防型”学校危机管理机制。
第一,增强学校危机意识。现在学校很少涉及到危机管理,总认为学校一个很安全的地方,似乎与危险没有丝毫关系,学校也没有防范的意思,也没有相关的管理培训。但是等到危机来临之后,大多数的校长只能根据以往的经验和个案来处理和解决危机。校长这种盲目的经验主义,只会给危机的预防处理带来很大得限制和弊端。古人云“生于优患,死于安乐”、“局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增强学校的危机意识,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具备战略性眼光,在危机酝酿阶段的时候,把握时机对其加以制止和防御,避免危机的产生,降低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提高学生的素质。
第二,建立学校危机管理计划。学校对可能发生的不测事件,应在总结经验和吸取相关预防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出应对措施和计划,并使之制度化。对于一些较容易定性的主要灾难事件,如地震、火灾、大面积食物中毒、爆炸、恐吓、室外活动中意外伤害等,更应制定具体的应对预案。对于三个主要环节——预防、应对、恢复正常秩序,预案中都要一一设计出具体举措。学校的危机管理计划主要涉及学生安全,如师生意外事故造成的伤亡疾病、自杀、交通事故等;也包括危急事件管理计划。当然,针对危机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包括危机后的事例讲解周期性回顾、更新有关材料等。许多学校利用课程和特定的危机训练程序来使师生能够预防有害的行为。
第三,加强日常防灾训练。学校危机管理的目标在于保护和保障学生生命安全,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防灾事务中的体现,也是世界各国处理学校突发事件的基本理念,确保学生在危机当中尽量处于安全境地。学校危机管理的基础环节是提高师生自我防护、救护的知识和技能,努力提高师生防灾、减灾和保护生命健康安全的意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学校沉着应对突发事件、尽可能减少事件的负面影响至关重要。对于以保护学生生命健康安全为第一的危机应对体制而言,持续有效地开展防灾教育训练,认真着手危机管理研究已经迫在眉睫。定期的安全防护训练,可以提高危机管理小组的快速反应能力,强化危机管理意识;可以检测已拟定的危机应变计划是否现实可行;还可以提高师生的自卫和自救技能。学校要把师生的安全防护训练列入教学计划,进行危机管理的模拟训练。学校应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不同的所在地区、本校的特点安排训练计划,并使之融于教育教学活动中。必要时,可以选派教师外出做防灾知识和技术的进修,也可以聘请校外专业人员到学校进行训练辅导。
第四,去除安全死角,从危机点抓起。校园危机管理中的危机点可做如下分类:与人有关,如歹徒与不良少年闯入校园伤害学生、绑票,同学关系恶化等;与事有关,如上体育课、进行打扫活动过程疏忽等,不遵守交通规则、任意穿越马路等;与时间有关,如教师不在时,课间午间休息时,上课前,放学后,天气燥热时等;与地点有关,如上下学途中,马路上,施工地点,专用教室,活动中心等;与物有关,如建物老旧,年久失修,器材、用具锈腐缺保养,废弃物未实时妥善处理。学校应从危机点抓起,定期排除安全隐患。
与其说桑枣中学的学生和老师创造了一个奇迹,不如说作为教育领导者的叶志平校长未雨绸缪,化危为安,他的坚持与努力帮助整个学校度过了这次灾难。只要每一个教育领导者的心中时时刻刻想着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利益,那么奇迹时刻都可以发生。
(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