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关于魏敏芝的故事,曾经打动了很多人,为之潸然泪下,然而却总觉得那是艺术表现形式,距离生活很遥远。我想讲述的是一个我亲眼看到过的切切实实生活中的事情。2002年的一个春雨绵绵的周末,我去乡下的一所小学看望母亲。电话里听母亲说过这所学校的情况,是偏僻的山村学校,学校已几年没有老师愿意过去任教。村里学龄的孩子,需要步行到最近一所距离约十几里的邻村小学上学。孩子们需每天大清早起床步行两小时去上学,中餐自备,下午再步行两小时回家。母亲自告奋勇,申请去了这所学校。我从城里坐汽车到镇上,便没有交通工具了,步行了许久,终于到达目的地。尽管对学校的情况已有所闻,仍是到了才有具体的了解:学校只有母亲一个老师,母亲自然是身兼数职——各门功课的老师以及行政事物。学校里面还住着好几户人家,晾晒的衣服,饲养的家禽,以及大人的训斥和孩子的哭闹,实在混杂。学校一共有二十来个小同学,聪敏好学,常常问母亲能否一直留在那里。母亲年岁大了,独自一人撑起这个学校确实艰辛,一年后因为身体不适退休了。后来我上大学了,再没有去过那里,只是听说依然没有老师愿意去,学龄的孩子依然风雨无阻的每天徒步几个小时求学。
[案例分析]
事实上,如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水泉小学的乡村小学在中国的广大农村并不少见。简陋的校舍、辍学的儿童,遍布中国各穷乡僻壤。首先,资源短缺、经济落后是基础教育迟迟未能在贫困山区中普及起来的最主要原因。虽然建国以来或者说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的经济有很大的增长,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然而一部分居于穷乡僻壤的学龄儿童仍没有入学读书的机会,有幸入学的也常在求学和生计间作拉锯式的取舍。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一个很大进步,确实推动了国民基础教育的普及。国家1985年颁布的义务教育法,从1986年元月开始实施,但直到2006年才宣布农村免除义务教育费,2007年城市免除教育费。而且在多数的中小学学校义务教育也并不意味着分文不收,总有这样那样的理由来收钱,当然名为学费的钱不再收了,但零零碎碎的加起来也不少了。这些各种各样的费用对于极度贫困的家庭来说,也是不轻的负担。
对于正在上学的贫困地区孩子,情况也不是那么乐观。中国教育资源的分布极不平衡,城市与山区两极分化严重。教学资源的贫瘠使山村的孩子无法受到更好更全面的教育。在城市里的学校普遍开设计算机课程的时候,贫困地区的孩子甚至没有触碰过这个神奇的工具;城市的孩子可以选择各种各样的手工类艺术类课程,山村的孩子对有老师来教他们基础的课程就非常满足了;城市的孩子在父母的安排下参加各种各样的特长培训班,课后回家有各门功课的家庭老师,山村的孩子即使具有某个艺术领域的天赋也会因得不到指导教育而埋没。教师年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一直是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一大难题。新毕业的大学生,几乎没有人愿意跑到山里去,都想到城镇的中小学任教,穷乡僻壤就只能靠老教师撑着了。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这么多年之后,虽然乡村在基础教育的硬件设施方面有了一定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乡村教育并没有因此而得到彻底的改善。
[启示建议]
一、如何改变由于经济落后给乡村教育带来的问题
农村儿童上学难。小学到初中本来正处于真正义务教育阶段,却还存在着一边是义务教育,一边乱收费的情况。2008年我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免费,但即使如此,我国的义务教育对于家庭和学生的负担还是很重。当然希望小学的建立,各种社会人士的捐助,于改善这种现状是有益的,但却不是解决问题的途径,唯有完善的制度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熊丙奇在2009年12月21日的《羊城晚报》上撰文指出:“《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照本法规定予以保障。’但《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很多地方并没有执行,而是继续把“希望工程”当做解决中小学义务教育的重要依托,学校获得捐赠,就意味着政府部门少投入、少履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责任。还有一些地方,对“希望工程”学校并不重视。在完成“希望”任务之后,小学即被舍弃。让“希望小学”消失,是为了强调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民间资金并不是不能资助义务教育,而是应从兴建学校、捐建硬件转移到关注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以及农村教师的培训上来。也就是说,民间资金是在政府履行投入责任之外做加法,而不是替代政府部门、做政府部门本该做的事。”
系统改革目前的教育体系,政府应该承担公共教育的投入,主要是义务教育: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水平;另一方面,需要建立一个规范的机制去保障实施。2008年,教育部公布全国财政性教育投入要占GDP的3.48%,这已是1993年以来我国教育投入水平最高的一次,但实际上,这离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4%还相差0.52%。其次,就是达到了4%,在全世界范围来说也是低水准。从世界水平来看,发达国家是达到了5%左右,欠发达国家的比例是4.1%,也就是说中国的教育投入水平,还低于欠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十多年来,国家还没实现4%的目标,某种程度上说明我们对教育重视不够。虽然我们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可是实施国家政策的效果不是令人十分满意,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没有相对的机制去保障实施。发达国家基本都设有教育拨款委员会,这个部门专门监督政府按照预算拨放教育经费。但我国是由学校或教育部门去向政府财政部门要钱,要政策。未来中国教育投入要达标,需要探索建立国家和地方的教育拨款委员会。这个拨款委员会应该是属于全国人大或者地方人大的机构,它一方面进行教育预算的审议,同时监督政府按照预算进行拨款。建立教育拨款委员会应该是未来教育改革重要的一个议题,这是保障教育投入的基本制度。
二、如何改善乡村学校的师资贫乏难题
乡村教师资源的贫乏是乡村教育发展的一大难题,年轻一代的老师多数不愿意去偏远的乡村从事教育工作,更愿意选择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作为工作地点。受号召去西部地区支教的志愿者,也只能是待几年然后回到城市。而且,一个教育难题的解决不是靠一些具有牺牲和奉献精神的人的奉献和牺牲来解决的,一定存在有某种切实可行的且公平公正的方法。首先,可以通过制定法规政策以保证农村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其次,还可以通过远程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
为改善农村教育的师资问题,政府部门和民间组织已经开始实施了一些有效的政策和方法。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决定从1999年起实行希望工程实施战略重点的转移,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希望小学由硬件建设为主转向以教师培训、现代化教学设施配置等软件建设为主。2007年,教育部也正式施行新的师范生政策,规定六所部属师范院校享受国家助学政策的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原籍工作,希望通过这样的制度性激励来改变乡村教育愈发贫瘠的现实。完善的制度才是长期保证农村的师资有效的方法,国家的教育应该由制度来保障。关于农村的远程教育建设在1999年的时候已经提出计划,也发布了文件。在教育部2004年制定的《2003一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划”。提出:“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数字电视教学收视系统,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光盘资源,并初步建立远程教育系统运行管理保障机制。这些计划的提出是一个很大的进步,从中看到了中国农村教育改善的希望。计划的发布和政策的制定是解决问题的首要的一步,计划的推进和政策的实施则是决定性的一环,这需要政府、专家以及各个在教育界工作的人们共同努力。
(张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