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一个都不能少——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的思考

发布日期: 2014/03/29      浏览次数: 47  


 

 [案例介绍]

    去年3月初至4月中旬,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潞西市某中学的初三年级,181名学生中有94名陆续离校,不参加本校组织的初中毕业考试和全省统一的中考,回家干活或准备外出打工。在经媒体曝光的舆论压力下,潞西市教育局成立“控辍保学”调查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动员流失学生返校,至4月下旬,94名学生被一一找回。

    如果说“某中学事件”有其特殊性的话,那么,去年67月份先后发生在江苏省赣榆县某中学、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光辉乡某中学以及福建省闽侯县某中学的有组织的中考替考事件,则说明了问题的普遍性。而这些学校无一例外都是农村学校。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转型期中国重大教育政策的案例研究”课题组的研究报告称“在以乡镇为样本抽样调查时发现,被调查的17所农村初中学校,辍学率参差不齐,差异性较大最高的为74.37%。平均辍学率为43%,大大超过了‘普九’关于把农村初中辍学率控制在3%以内的标准。在不少地方存在着初一三个班、初二两个班、初三一个班的情况”。由此可见问题严重性之一斑。

    (资料来自:张晓霞.农村学生厌学拷问什么[J].江西:教育旬刊,2009(12).)

[案例分析]

    我国有农村人口8亿多,其中仅农村中小学在校生就达到1.6亿,农村教育搞得好,8亿人是人力资源,反之,是巨大的人口负担。全国“普九”人口覆盖率虽然已提高到91%,初中入学率达到90%,但是不少地区的义务教育基础十分薄弱,学生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而辍学率只要降低一个百分点,那就意味着上百万孩子的人生进入灰色的困境。显然,中国教育的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村教育是横亘在中国教育发展大道上的一座必须跨越的高山。上述案例中表明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像顽疾一样困扰着基础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甚至成为“普九”大业完成的最大障碍。因此,探讨学生辍学的原因并进行深刻剖析,寻根溯源,为正确解决问题指明方向,就显得尤为重要。

    以前,对我国农村中学学生辍学的原因分析中发现,经济因素占主导因素;基于这种认识党和各级政府从减轻学生经济负担入手进行了不懈努力社会各界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救助失学儿童少年。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中小学生的辍学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遏制部分离校学生又重返校园尤其是国务院作出2006年春季学期开学起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和书费部分或全部免除以及补助寄宿生活费”的决定后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生因贫困而流失的问题提供了政策和财政保障应该说农村学生从此可以安心在校读书了近几年来,农村辍学出现了大的反弹现象,有关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现在我国农村学生辍学诸原因中,经济因素不再是主导因素,非经济因素反而成了农村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在这些非经济因素中,大部分因素与学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学校作为专门的育人机构,在其中,教育领导者(校长)发挥着领导与指导的作用。那么,现在农村中小学生辍学现象,学校方面的原因到底有哪些呢?

    教育领导者对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及其重要性、紧迫性不够明确,理解不到位。有些地方各级领导对本地区升学情况尤为关心,往往以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育质量优劣,热心出钱奖励少数升学者及相关学校、老师。相反,对大批学生的情况不闻不问,对辍学问题未予高度重视,有些乡村企业、个体户甚至不断地招用刚刚停学和想停学的在校生。现在人们已懂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但未必明确教育也必须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注重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这一大任务,却忽略了为地方培养合格的后备军这一任务;开始明白中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可仍然没有知道这是一种国民教育,具有义务性、强制性。

    学校不遵循教育规律,片面追求高分数、升学率。现代教育的功能不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或者选拔式教育今天的教育是普及教育全民教育是消灭贫困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教育教育的取向为全民服务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性发展服务然而在上下一片向教育要质量的呼声中学校和教师都很难处理好新时期教育的价值取向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难免会为了升学率而使跟不上学习的学困生遭受批评承受压力有些学校在师资力量不强的情况下宁愿丢“卒”(普及率、顽固率)保“车”(高分率、升学率),骨干教师集中毕业班,非毕业班教育力量薄弱,质量下降,学生丧失学习信心。某些教师仍不顾学生课业负担安排名目繁多的考试、考查、测验、竞赛,并每次排名次,企求重压之下出高分。

    学校课程设置脱离农村实际。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和城市、发达地区一样,都是国家统一的课程标准,城乡学校也使用着同样整齐划一的教材,即使有的地区开设了一些农业实用技术课程,但针对性不是很强,同时也没有专业教师,学不到真正能应用的知识,更多情况是实用技术课只写在课程表上,所谓的绿色毕业证书不过是学生掏钱买的一张废纸——同时也成为学校创收的一种合法的借口。这种情形对于大部分升学无望的学生来说,读书不能为其日后谋生提供多少帮助,没有多少眼前的经济利益,也降低了农村家长送子女读书的积极性,正如有的农民所说的:初中毕业生回家务农,“学过的没有用,要用的又没学”,“种田不如老子,理家不如嫂子,挣钱没有路子,致富没有点子”。农民们是最讲究现实的了,一旦看不到教育所带来的实际效果,他们往往放弃对孩子的教育,这也导致部分孩子失去进一步求学的机会。

    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还有很大的差距。一些教师思想、业务水平低,教学方法陈旧,讲课枯燥乏味,缺乏兴趣性,使部分基础差的学生上课听不懂,学习难以适应,久而久之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师范生分配到农村任教,总感到委屈和不满,因而他们对学生的责任心不强,教学马虎,作风散漫,一心想调走。这必然会导致学生多流动。有些老师偏爱优生,嫌弃差生,对差生多是冷淡和歧视;对行为习惯不好,性情又怪癖的学生,不能给予关爱和照顾;用刺激性语言挖苦有缺点的学生,个别甚至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使得师生关系紧张,最终使学生对读书产生厌倦甚至恐惧情绪。

[启示建议]

    鉴于上述农村教育现象的严重性,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应该是解决学生辍学的基本场所,那么如何发挥它的功效呢?就此几点建议,作为抛砖引玉吧。

    校长要端正办学的思想,通过各种渠道和各种方式,继续大张旗鼓地宣传并贯彻《决议》和《义务教育法》,宣传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迫切性、强制性,宣传中小学的办学性质、任务,同时,尚需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手段,使思想工作同强制措施结合起来,以保证基础教育的稳步发展。最终要使人们认识到基础教育是关系到国家兴衰、民族存亡的百年大计。

    上级部门要加强对学校教育思想的领导,校长要加强对教师思想的领导,努力让大家确立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教育观,明白什么才是真正的高质量教育,怎样的学校才是真正出人才的学校,努力让大家明白转变一个差生与培养一个优生同等重要,提高教育质量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加强农村教育的课程和教材建设。2003920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农村中小学教育内容的选择、教科书的编写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现国家规定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农村教育课程的开发要适应各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同要求,从实际出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尤其要关注农村并结合现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把现在农业技术、生产经营和管理等内容纳入到农村课程体系中来,发挥农村学校课程传播农业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的作用,把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

    校长要经常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要求,端正教书与育人的关系,树立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的思想观念;还要加强教师培训,改革教师队伍管理制度,当前要努力搞好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继续完善和发展教师职业聘任制度及其他师资管理制度。

      (张林玲)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