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多彩教育”为学生奠基多彩人生

发布日期: 2014/06/13      浏览次数: 54  


 

 聂三敏 /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校

       太原大学外语师范学院第三附属小学校(以下简称“太师三附小”)围绕“享多彩教育,绘美丽人生”的办学理念,构建了完整的“多彩教育”体系,同时立足学校实际,将“多彩教育”的理念与行动计划融入到学校五年发展规划中,有步骤地推进学校各项工作,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日趋鲜明,文化特质逐渐显现。

       一、构建形象框架,勾画多彩育人之树

       我们所追求的“多彩教育”,以学生素质的多元发展为核心,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多样性统一”,追求每一位学生的和谐发展;尊重学生差异,关注学生优势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终身幸福,追求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基于这样的价值追求和学生发展的实际,我们确立了“善思守礼、自立快乐、面向未来”的培养目标,从形态与色彩两个维度,构建了“多彩教育”的形象框架,并赋予 其相应的意 义 。

       其一,定位育人目标。在形态上,我们将学校的育人事业比做一棵生生不息的参天大树,学生的多彩发展是其灵魂和核心。我们以斑斓之花和绚丽之色,表征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和健康发展。

       其二,勾画育人路径。我们以枝繁叶茂的树冠表征学校的各项改革,以红、绿、蓝三原色为基调表征学校文化:红色表征升华人性、涤荡心灵的德育文化;绿色表征情趣盎然、和谐灵动、明理启智的课堂文化;蓝色表征主题鲜明、书香浓郁、隽秀静雅的环境文化。基础色(底色)表征明礼励志、启迪智慧、丰富精神的读书活动。

       其三,设计保障系统。我们以茁壮挺拔的树干表征教师成长,以赭色为基调,表征儒雅大气、身正学高、宁静致远的教师文化。以固本奠基的树根表征学校管理,以紫色为基调,表征制度规范、以人为本、张弛有度、无为而治的管理文化。以肥沃的土壤表征教育合力,以黑色为基调,表征多元合作、团结一致、良性沟通的家校文化。

       二、优化课程与教学,夯实多彩育人之基

       近年来,我们努力构建面向全体、突出个性、结构完善的多彩课程体系及教学方式。

      (一)构建多彩校本课程体系,为学生绘制全面发展的蓝图

       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认真落实地方课程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校本课程体系。

      1、以读书课程等校本必修课涂亮学生成长底色

      我们开设的校本必修课程除了一二年级的英语课程、每天两节的阳光体育活动课程、梦想课程与跨学科主题学习外,基于“让读书为孩子的一生打好底色”的思路,我校将坚持多年的读书活动纳入校本必修课程,每天一节的读书课和朗读课,每周一节的阅读指导课,使读书课程体系化、制度化、持续化。

      其一,创造条件,保证读书硬件 。

      一是保证课时。我们每天分别设置长、中、短三类课时:长课四节,每节40分钟;中课两节,每节35分钟;短课四节,每节20分钟,以保证校本课程的课时。读书课有两种课型:每天下午的一节短课是全员共读课;每周每班安排一节长课,作为阅读指导课,其中,每月第一周为漂流新书推荐课,第二、三周为阅读方法指导课,第四周为读书交流课,一月 一循环 。

      二是确定书目。学校组织人员认真研究,综合语文课程标准推荐书目、“新教育实验”课题推荐书目、学生喜爱的书目等,形成各年级的读书清单,由学校统一购买书籍。

      三是拓宽图书来源。学校建立了四个图书提供渠道:按照全班同读一本书的需要,为每个年级购买十种“必读图书”,每月各班进行漂流交换;建立班级小书架“选读图书”(学校出资,班主任为学生选择人均不少于两册的图书)和楼道小书架“自读图书”(教学楼活动区和空余处的开放书架,书籍来源于师生自愿捐书);学校图书室藏书(人均1 5 册);各界 赠书 。

      其二,培养习惯,指导读书方法。

      我校将“养成良好读书习惯,掌握读书方法,学会读书交流”作为开设读书课程的目标,并围绕这个目标,构建了“ 三·三·三”读书内容体系,即实施三个读书习惯养成、三种读书方式指导、开展三级演讲活动。读书习惯养成的内容包括:读书姿势、读书方法和保护图书;读书方式指导的内容包括:一年级“指读”、二年级“滑读”、三至六年级“默读”;三级演讲活动主要指紧扣读书内容开展的三级读书交流活动:每个学生每月在小组内演讲一次,每个学生每学期在全班演讲一次,每班选取代表,每学年在全年级演讲一次。

      其三,多元评价,确保读书实效。

      学校先后出台了《太师三附小读书计划》、《班级读书计划》、《小学生必读图书年级漂流试行办法》等,以此保证各项读书工作的落实。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可持续性,我们建立了积极有效的激励评价机制,比如:开展班级、年级、校级“三级读书星”评比活动,并为星级学生颁发“读书星级证书”,在楼道的展板上张贴“读书星 ”的笑脸,激发学生的读书积 极性 。

      2、以校本选修 课程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

      我们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了16类校本选修课程,其中,社团活动是选修课程的主要形式,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和特长自主选择。如今,学校已经成立了篮球、乒乓球、跆拳道、舞蹈、合唱、民乐、棋类、机器人、科技制作、面塑等近20个社团。种类齐全的社团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平台,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能力,发展了兴趣爱好,社团活动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比如:学校“九色鹿”电视台和《蒲公英》校报的小记者、小摄影家们快速成长起来,他们不仅成为校内的“播种机”和宣传队,而且在市、省甚至全国的比赛中获得金银奖牌;篮球队、合唱队、舞蹈队等社团也屡屡取得优异成绩。

      (二)构建“绿色课堂”,为学生寻求个性化成长路径

       我校以“有效教学”为主题,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多元·研究·发展”的课堂文化。

       1、关注本质,落实学科价值

       一方面,我校把落实学科教学价值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各学科教研组通过集体研讨,明晰价值,理清认识,改善行为,努力形成具有本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面貌。另一方面,我们在尊重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从各学科特点出发,探索适合本学科的教学改革策略。比如:在语文特级教师张伟的指导下,语文学科开展了“结构课堂”的改革实验,整合认写阅读,提高课堂效率;英语学科实施“情境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数学学科开展了“思维教学”探索,使用目录梳理、题目变式 、题目转化图形等策略,让学生的思维“动”了起来 。

       2.、尊重差异,实施多元 教学策略

一是目标定位基于学情,即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分层制定教学目标。比如:语文识字教学从易到难设置三个层次目标:会认会写;同义词、近义词拓展;了解汉字的来源,经历字义中的活动等。二是作业布置分层要求。学困生着眼于基础型题目,中等生选择拓展型题目,优等生选择挑战型题目。三是学习评价多元灵活。如日记循环评价、课上课下自律板、基础性评价与递进性评价相结合、作业自批组批师批相结合等。

      3、着眼发展,多种素质并重

      我们以学生的多元发展为目标,开展了“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即以语文学科为载体,同一年级围绕所确定的主题进行跨学科学习。比如:围绕“春天”这一主题,语文学科开展识字和诗文欣赏活动,自然学科开展“认识春天的植物”活动,美术课上画春天的美景,音乐课上歌唱春天等。

      三、建立支持模式,构筑“多彩教育”的保障系统

     (一)实施“竹林”工程,构筑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

      1、树立均衡理念,促进“竹林”发展

      我校坚持“人人重要”的理念,实施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竹林”工程。我们将教师队伍比喻为竹林,一是取其节节拔高之意,蕴含着“成长为本”的培养理念;二是取其“丛生竹群”之意,代表着人人重要的发展理念。与“竹林”理念相适应,我们构建了面向不同层次教师的校本研训制度,实施强化团队的评价机制,促进教师队伍的全员发展和均衡发展。

      2、成立专门机构,指导教学研究

      学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和“专家指导中心”,全面规划与指导学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前者是集教师管理、教学管理、教育研究三种职能于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领导机构,下设“名师工作部”和“网络教研部”等;后者由省内外特级教师、学科名师、高校专教授组成,归属“教师发展中心”管理,主要对教学改革、校本培训、课题研究等工作实施专业指导。

      3、明确发展目标,构建支持模式

      我们立足教师实际,构建了“三·五·三”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模式。其中,第一个“三”指三个层次的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即教师个体在教育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方面的全面提升是基础性目标,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主动性、自我需要和主体意识提升是重点目标,教师群体教研文化、教师文化的形成是终极目标。“五”指课堂为本的五环节循环式教学研究流程,它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指一个学期或学年的整体教研流程,包括“发现问题确定主题—专家引领初拟方案—自我反思行动研究—协作研讨调整方案—总结提炼形成报告”五个环节;第二个层次是指一个课例研究流程,包括“选择课题—集体备课—观课议课—撰写课例—展示交流”五个环节。第二个“三”指三个三位一体的专业发展策略,包括学习、实践、研究三位一体,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位一体,管理保障、课题带动、文化引领三位一体 。

      4、开展多样培训,促进全员成长

      “教师发展中心”立足我校教师实际,对教师培训进行了全面设计。在目标上,在学校共性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分层次的个性发展目标;在内容上,全方位开展从教育教学理论 到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等内容的培训;在形式上,为每一位教师提供包括入职、进修、继续教育的全程培训,并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相结合。其中,校内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实施“师徒制”和“多层次听课制”。所谓“多层次听课制”,即学校要求每个教师每学期要接受四个层次的听课指导,通过同行听课、本校中层领导中的业务骨干听课、教科研人员听课、高校和全国知名学者听课,分别给予教师同伴互助、课堂规范、学科研讨、理论提升等方面的帮 助。校外培训采取名校“寄养”、参观考察、教学观摩等形式,要求每位教师至少每两年要走出去一次,拓宽视野,增长见识。

      (二)提高管理效能,实施刚柔并济的人本管理

      为了保障“多彩教育”的顺利开展,我校在科学、民主、人本等现代管理理念指导下,确立了“以人为本,张弛有度,无为而治”的管理策略,同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努力提高 管理效能 。

       比如:学校实施以人为本的情感管理,为教职工营造静下心来做教育的环境,如减少会议次数,限制会议时间;考核制度张弛有度,在师德师风、规范上课、教研备课、作业减负等方面严格要求,在签到、调请假、外出学习等方面则多考虑具体情况。此外,学会借力,将学校工作与其他工作相融合,也是我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原则。如借家长开放日或家访之机,增进教师和家长双方的深入了解;借省内外兄弟学校参观之机,建立长期友好关系,互动互 研,等等。

      在“多彩教育”的阳光下,师生们收获着多姿多彩的成长:学生们知书达理、阳光自信;教师们丰富了精神世界,提高了教研能力和整体素质,学校不仅涌现了一批名师,更可喜的 是,教师群体如竹林般成长起来,由此实现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来源:《中小学管理》)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