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雅·至情·至慧·至趣
邓蝴梅/广东深圳龙岗区凤凰山小学
广东深圳龙岗区凤凰山小学办学伊始就确立了“让智慧之光照亮未来”的办学理念,围绕“智慧凤小,幸福人生”的学校愿景,提出了“培养有行道利世之志的智慧少年”的育人目标,实施“书韵环境、文化管理、综合课程、专项评价”的教育策略,探索“至雅·至情·至慧·至趣”的“智慧教育”。
一、巧绘“至雅”的书韵环境
“智慧教育”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我们坚信:“优雅的环境熏陶优雅的举止、塑造优雅的人格”。自凤凰山小学开办以来,我们一直致力于把校园建成阅读之城、原创之城、生态之城,让学生在集文学性、艺术性、教育性和童趣性于一体的“至雅”的书韵环境中耳濡目染、涵养浸润。
1.阅读之城:卫生间都有儿童诗
走进凤凰山小学,便走进了一个独具风格的书香校园。进入校门,首先看到的是高大的镂刻木质文学屏《劝学》,古朴而典雅。走过苏州园林式的小桥流水、翠风荷香间,一本厚重的“凤凰书韵序”拉开了满园书香的帷幕:“诗苑”精选170首经典古诗上墙,方便学生随时随地阅读经典;“书苑”包括“绘本馆”、“小说馆”、“英文馆”、“科普馆”四个分类阅览室,以及24个教室图书馆、六个漂流书吧,人均50册图书。精致的校园里,“精品图书海报”迎风招展,书籍随处可见、随手可取、随时可阅,就连卫生间最不起眼的角落也贴满了一首首妙趣横生的儿童诗。徜徉在这座阅读之城,学生每时每刻都能读到好书、读到想读的书。
2.原创之城:每一层都有学生原创作品
学校以“自信工程”为载体,建设学生原创之城。31个白色大理石棋盘整齐地镶嵌在休闲长廊上,宛若玉带环绕,这就是我校的“棋苑”,每当课间,孩子们呼朋引伴,闲敲棋子,快乐无边。此外,还有“画苑”、“文苑”、“科苑”,一层楼一个景,一个景一片天,分别展示着学生的原创文学作品、美术作品和科技作品。每一层楼还有一块大大的“涂鸦墙”,孩子们可以在那里自由涂鸦,展示奇思妙想。这“三苑一墙”如同开放式的美术馆、科学馆和文学馆,俨然成为学生作品的博览之城。
3.生态之城:感受自然的力量
我们以“绿色工程”为载体,建设了顶楼植物园、中庭园林景观……为师生建造了一个充满花香鸟语的绿色生态之城。春天里,沿着开满紫云英的小径拾级而上,榕叶葱翠,玉笼草、蜘蛛兰、马缨丹、鸭脚木、黄金叶、海桐……满眼新绿或深或浅;天堂鸟、鸡蛋花、龙船花、夹竹桃……各种花儿争奇斗艳。夏日流火,睡莲初放,美人蕉似火;秋风萧瑟,校园里的洋紫荆开得正艳;冬天落叶飞舞,幽香满径……春夏秋冬,孩子们在这个生态之城里感受四季的色彩更迭,也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
“三城六苑”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的八大景观:原创楹联文化景观、长廊文化景观、休闲文化景观、墙裙文化景观、厕所文化景观、楼道文化景观、涂鸦文化景观、教室文化景观以及园林文化景观。
二、润泽“至情”的文化管理
1.以“制度指南”实现教师自我管理
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实行“制度指南化,指南制度化;项目标准化,标准项目化”。一方面,将各项冰冷的制度人性化为热情的工作指南,共建立制度及指南96项;另一方面,将各项教学工作以项目的形式呈现,并提出标准,使教师工作有目标,目前共建立工作标准25项。在教研管理上,我们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研究课题化,课题研究化”,将学习、工作、研究融为一体,使教师真正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学校制定各项制度的目的不在于限制教师,而在于使教师在各项制度的指导下,运用自己的智慧实现自我管理,并逐渐形成文化自觉。目前学校已有促进教师发展的《智慧教师培养意见》、《智慧教职工奖励办法》、《智慧教师文化发展意见》;有指导教师行为的《智慧教师教学工作指南》、《智慧教师一日常规及指南》;有激发学生发展的《智慧学生“全景社会”管理办法》;有激发家长发展的《智慧家长联盟指南》等等。
2.以多元平台实现团队自觉管理
其一,名师示范。我们借助学校现有的广东省名师工作室资源和一年一度的省骨干教师到学校跟岗学习的契机,让教师们与名师广泛交流,近距离感受各类名师的气质与风范。
其二,活动引领。教师团队坚持每月开展“四个一”的文化活动,即“阅读交流一本书、观赏交流一部电影、评选一次学校月度人物、开展一次才艺大赛暨拓展训练”。在读书沙龙上相互介绍好书,电影赏析后彼此交流观感,颁奖晚会时展示诗歌诵读,才艺大赛暨拓展训练强调以赛促训。学校行政例会坚持每次会前调研一个年级各科目的教学常规情况;教导处坚持每天进行一日教学常规情况反馈报告及建议;教研组坚持在每周科组活动前进行教学常规情况交流;教职工会议坚持每周一次“会前五分钟小讲座”,每月对全校各年级、各科目的教学常规情况,以及科组、备课组的教研情况进行集中反馈,提出改进建议;学科核心组成员定时、定期深入课堂进行观课调研……借助各类活动,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得到了更全面的指导。
其三,校本培训。学校构建了教师成长的“三层”、“三式”、“三级”培训模式,即科组层面的“协作式培训”、年级层面的“分享式培训”和学校层面的“专题研讨式培训”,青年教师的合格级培训、成熟教师的骨干级培训、资深教师的卓越级培训,使团队中的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这种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培训中收获与成长。
3.以“全景社会”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我们构筑了“全景社会”学生自主管理体系:将学校看做一个“全景社会”,将班级看做一个家庭,将学生看做社会公民。学生管理采取模拟性的社会管理体制,例如:服务中心(大队部)服务于学生;广电中心负责学校的宣传工作;模拟人大听取一学期学生活动的安排,然后进行讨论、表决;环保部负责全校各班卫生监督工作及环保工作,建立环保社团;交通部负责学生进入校园后的行走规范和自行车管理工作;组织部负责组织各班班长的培训、联谊以及对各部门人员的观察和提出建议;义工部负责学生的“红领巾义卖场”和学生义工活动的组织工作。
各部门常设机构设在大队部,学校在一定区域建立“全景社会”凤凰山小学学生自主管理温馨提示栏,由各部门每天根据监督情况进行温馨提示并及时反馈给班主任。
三、涵养“至慧”的综合课程
“智慧教育”关注课程对于学生智慧的“开启、激发、滋养、发展、创造”,并且通过综合课程实现学生“个人经验”与“社会智慧”的融合。我校开发了有助于学生智慧自我发展的综合课程,包括四大类十个模块的精品课程。
1.以博闻课程播种智慧
学校开发了科学类和文学类博闻课程,聘请国内外知名的科普作家与儿童文学作家为孩子们讲课。目前到我校为师生进行“人文与科学”讲座的专家学者已有数十位。例如:梅子涵、凌岚、黄耘、殷健灵、曹文轩、王一梅、英娃、汤素兰、保冬妮、安武林等,以及德国著名科普作家雷纳·科特博士、英国科普作家及画家Nick与Tony,开展了一系列“经典与大家”讲座……
2.以学科拓展课程发展智慧
在学科拓展课程中,语文类的“雏凤清韵与童谣美读”强调古代经典和现代经典的综合,意在滋养学生心灵,承继国学精髓;“绘本阅读”强调文学与美术的综合,强化学生对图画的想象力;“整本书籍赏析”强调方法与运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此外,体育类的“体育舞蹈:古诗新唱”集文学、体育、艺术于一体;美术类的“鸡蛋画”强调美术与科学的综合,倡导环保理念;英语类的“我爱英语歌”、“英语故事赏析”、“经典电影配音”,强调音乐、电影与文学的综合。
3.以实践活动课程彰显智慧
每周五下午是“凤凰实践课程时间”,目前我们共开设了智慧生活类、语言表达类、益智修身类、健身怡情类四类45项实践课程。我们还实施了一些跨学科主题活动课程,使师生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彰显个性、生发智慧。
其一,阅读活动“常规化”。我们通过行之有效的“师生读书计划”、每天早上的持续默读、每周一次的师生共读书交流会、每月一次的读书报告及读书沙龙活动、每学期一次的“全校师生诗歌诵读会”、每学年一次的读书创作活动、“追赶天边的彩虹”和“阅读之星”评选活动等一系列“阅读行动”,营造了书香校园的文化氛围,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品位。
其二,社团活动“丰富化”。我校开展了校级、年级、班级三级社团活动,成立了“运动社”、“舞蹈社”、“话剧社”、“诵读社”、“英语剧社”、“绘画社”、“文学社”、“儿童诗社”。这些社团有详细的活动计划,定期定点开展丰富而有趣的活动。学校每到秋季有“读书季”,春季有“演出季”,这些都为孩子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舞台。
其三,德育活动“情境化”。我们设计了学生“成长宣言卡”,分别为六个年级制定了不同的成长宣言,并且用校徽形式做好,张贴在每个学生的书包正面。同时,学校德育处和少先队根据“成长宣言卡”的内容,确定每周的班会主题,并以真实情境来演绎德育主题,对学生进行行为引导。此外,我们还开展了主题情境升旗活动,将升旗仪式分为程序式和情境式活动两个环节,变传统的国旗下讲话为生动有趣的情境式活动,将成长宣言的相关规则用情景剧的形式表现出来。
四、建构“至趣”的专项评价
我们倡导“至趣”的评价观,并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渠道”的专项素质评价使其落到实处。
1.多形式—以多元评价发展学生
我们打破常规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期末测评方式,对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实行专项素质评价,将评价分为口语类评价和笔试类评价。口语类测评形式多样,趣味盎然。例如:英语口语类的“表演专项”测评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现场编演;而语文口语类的“交际专项”测评是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讨论同学们最关心的身边事。笔试类14个专项测评时还设置了水果、点心分享时间。
同时,我们将口语测试与书面测试相结合,将专项测试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来评价学生、激励学生;采用自评、互评、师评、家长评等多种评价形式,重视评价的发展性。
2.多角度—以全面评价考查能力素养
我校以省级重点资助课题“小学语文专项素质评价”为基础,将已往偏重于知识点的评价转变为能力素养评价,融合整合各学科评价,使之形成20项能力素养评价体系。
例如:小学语文评价分为“口语交际、朗读、写字、现场作文、课外阅读、文段阅读理解、课本知识积累、古诗文背诵、听力”九项素养评价;小学英语分为“口语交际、朗读、表演素养、听力、书写、词汇运用能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课外阅读、作文”九项素养评价;小学数学分为“基础知识与技能、运用与解决生活问题”两项素养评价。
从不同的角度评价学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感受到自己的亮点,让所有的孩子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
3.多渠道—以综合评价贯串学习过程
在专项素质评价中,每一项的基础分为100分,如果表现优异,那么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分。我们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一个评价档案,采取形成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将平时评价(占40%)与期末评价(占60%)相结合,期末时根据评价档案的记录进行综合评价,并为学生制作评价表,让学生获得的每一项成绩都得到展现,从而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就使评价渗透进学生成长的每一天,贯串学习的全过程。
人物小传
邓蝴梅,广东深圳龙岗区凤凰山小学校长,教育部跨世纪“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全国课改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广东省基础教育名师、广东省“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师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深圳市中青年骨干教师、深圳市先进教育工作者、深圳市人民政府兼职督学。曾先后主持省、市级重点课题多项;先后访学于美国协和大学及中山大学,出版专著《美国基础教育采撷》、《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与素质检测》。
(来源:中小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