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附校热”来袭如何释放“红利”——杭州市江干区探索“院校合作”新模式

发布日期: 2014/07/16      浏览次数: 56  


 

“附校热”来袭如何释放“红利”——杭州市江干区探索“院校合作”新模式

随着高校、科研院所优质教育资源的注入,附属中小学正在成为“中国教育地图”上的新坐标,带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渐成潮流。戴上优质学校的光环,好学位就能从天而降?对于“附校热”的利弊,向来有不少争论。

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创新“院校合作”模式,探索集团化办学,做足师资加法,使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得以固化。在江干教育大规模扩张的五年里,不但没有出现资源“断层”、“稀释”等现象,相反教师队伍量质齐升、优质资源不断拓展,区域教育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教育规模迅速扩张,新区新校如雨后春笋,新教师培训、新骨干培养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必须直面的一道难题。仅有区域层面的统一培训是远远不够的,仅靠骨干教师支教和教师交流也是杯水车薪,如何才能撬动城市新区、教育洼地师资整体发展?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找准了“院校合作”这个支点,为双方当好“红娘”,搭好台,为深度合作把好脉、掌好舵,实现了整体区块的跃迁式发展。

东城模式——“教师发展学校”释放发展“红利”

对一所学校来说,能否成为名校,师资力量非常关键。而2009年以前的杭州市江干区九堡镇,只有九堡中学和九堡中心小学,教学条件异常艰苦,教师流失严重。如今的九堡教育,已然华丽转身,成为杭州师范大学东城教育集团旗下成员,完全摆脱了从前城乡接合部农村学校的固有形象,教师素质及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

变化源自江干区与杭州师范大学的“牵手”。20099月,杭师大东城教育集团挂牌成立,集团内的东城实验学校、东城中学、东城小学以及东城二小,从小学到初中全覆盖,由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林正范掌舵,借助杭师大的声誉、品牌、学术、管理等资源,采用“高校+新校”集团化办学模式,吸引九堡区块的社会力量合力办学,东城教育集团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路。

集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种办学模式很独特,各校教师对校长负责,4位校长对理事会负责;对于校长的选拔考核,理事会有推荐权;学校的重大发展问题,理事会讨论决策;每月,理事会至少召开一次会议,集中讨论集团发展中的重要事务,听取各校工作交流。

理事会成员,由杭师大与区教育局代表和部门负责人、教育研究专家以及集团内各校校长书记组成,集合了高校二级学院、区教育行政部门、教师研训机构和学校四方力量。

这意味着从集团成立那一天开始,教师们站上了发展的高起点,促进教师发展也在第一时间成为理事会的头等大事。“我们采用诊疗式的教师培训方式,通俗地说,就是若干名学科教授连续到课堂教学现场,听取教师讲课,然后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分析问题,作出诊断,提出改进建议。”林正范说。

回顾当初,那些对先进教育教学理念有点“水土不服”的本土教师,对这些教育专家的“零距离”帮扶并不买账。东城实验学校校长张立栋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刚开始,部分教师不愿参加培训,找各种借口缺席、迟到,甚至公然抵触。

“磨合期大约一年左右。”林正范说,“杭师大的教授在与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双方的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谢萍是杭师大的一名英语学科教授,两年时间内,她跟踪了东城中学每一名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她发现:有人在教学语言方面存在问题,有人则是案例教学不够丰富……之后,针对不同教师课堂上的缺点,她给每人送上一本书。教授们接地气的指导,打开了各学科教师的视野,尤其是与各地名教师的同课异构,让他们看到了差距,自我提升的欲望越来越强。

深入每一位教师的课堂,手把手地教他们制作课件、设计论文选题……在理事会领导下,杭师大有近20个研训项目、十几个学科组以及七八十名专家、教授逐步参与到学校课题研究、师资培训和一线教学中去,甚至有上千名大学生跟着教授们,走进中小学课堂。几年下来,专家、教授与集团内的教师们日益相处默契,感情加深,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师徒”关系。

林正范介绍,理事会通过“三节”、“两校”、“一营”这些创造性载体,由集团层面统一组织,各校共同参与,具体指导着学校实践。“三节”,即学术节、课堂节、社团节;“两校”是指教师发展学校、东城少年艺术学校;“一营”是夏令营。这些载体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的工作。在社团节、夏令营等的推动下,集团学生综合素质明显提升,初中学生的健美操、排球项目和小学生的击剑等项目获得省或市比赛团体冠军。“这些有效的做法,围绕各学校的基础情况和特色展开,盘活了理事会、杭师大及社会各方的教育资源。”

集团成立前,九堡的教师在市区获奖与省、市课题立项寥寥无几,而短短的五年里,集团教师在课堂教学和研究论文等方面获市级一等奖的有23人次,有7人获得省级一等奖,还有1人获得全国性教学一等奖。有3名教师获得省级课题立项,11名教师获得市级课题立项。快速提升的教师队伍让整个集团的发展充满了希望。

教科附速度——科研机构+新校引发蝶变

地处杭州学院路的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位于古老的京杭大运河畔的闸弄口中学、艮山路小学——前者是精英集聚的科研院所,后者是两所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中小学。如果不是因为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现在的名气,有谁会把这两者联系起来?

2010年,浙江省教科院和两所学校到了一起。当年7月,借教育布局调整之机,江干区腾挪教育资源,将闸弄口中学和艮山路小学合并成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迁入位于机场路里街39号新址,并引进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这一智库,实行科研机构+新校的办学模式,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实验学校自此成立。

20109月份一开学,由浙江省教科院院长方展画带队的专家们开始深入教师们的课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依然存在,教学方法比较落后——把所有教师的课全都听了一遍之后,专家们普遍有这样的感受。

作为教科院,最大的优势是科研;最不缺的,是各地的名师资源以及最前沿的教改理念。以前总给人家一个印象,觉得我们是空对空地讲理论,现在好比有了自己的试验田,科研能够落地,很多想法有了实际操作的去处,整个教科院都在摩拳擦掌。方展画说,当然不是说看到一种模式觉得好,就拿过来用,还是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有一个整体的设计。

针对教师封闭、陈旧的教育思维,故步自封、得过且过的心态,教科院首先通过邀请名家入主博学大讲堂对教师们施加头脑风暴。又借力切口小,容易上手的小课题研究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方展画说,有教科院的研究人员作为后援团每天坐镇指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底气也很足。同时,附校启动名师工作坊工程,每个工作坊都由浙江省教科院的专家领衔,再聘一位校外名师做导师,吸收校内优秀青年教师参加,通过师徒结对的形式培养骨干教师。同时,浙江省教科院利用自身影响力,组织了一批杭城名校对口帮扶,一大批名校长成为附校的座上宾

201012月,在方展画的积极倡导下,省教科院派出王健敏副院长、庞红卫所长等专家全程指导,先学后教课题研究和教学实践在附校轰轰烈烈地展开。

时任附校校长孙寅坦言,刚开始时不光是教师在底下犯嘀咕,连他自己都对先学后教很不理解。“‘先教后学还没搞懂,又来个先学后教,这不是折腾人吗?

不光是看一些相关资料,消化世界各地先学后教的研究成果,方院长还带我们去了浙江宁海西店中学、义乌廿三里小学等地,到人家那里一看,哇,先学后教原来能开展得那么好!一下子有茅塞顿开的感觉。孙寅说。

教师的思想工作一经做通,先学后教开展得很顺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育重教师轻学生的做法,激发了学生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在改变教师观念的同时,学校还设计了附校百星炫彩活力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找回自信、展示自我的平台。从浙江省教科院20115月对附校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与一年前比,对学习很有兴趣的学生增加了13.9%,习惯满堂灌的学生减少了16.7%20126月,在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大家又欣喜地看到,对学习很有兴趣的学生又增加了10.3%

4年下来,在科研助推下,学校的课题数量增长了7倍多。截至今年5月,附校共有21个立项课题,其中省级6个、杭州市级9个、区级6个,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同时,教师们还积极开展校级小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参加业务竞赛,在省、市、区级的论文评比和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数量也大幅增加。学校教育质量也有了的提升,在杭州市组织的学业水平抽测中,附校连续两年位列全市前五,创下了教科院速度

在江干教育大规模扩张的5年里,没有出现断层稀释等现象,相反教师队伍量质齐升、优质资源不断拓展。以教育科研为例,仅2011-2012两年统计数据,该区在省市两级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有164项,省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获奖33项,杭州市年度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成果获奖数71项,连年获得浙江省重视教科研先进单位称号。今年,该区高分创建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不能不说,院校合作是实现这一发展奇观的制胜法宝之一。目前,这样的院校合作模式已在江干区众多学校铺开,浙江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机构资源也相继引入,更多的一线教师能享受近距离、高频率、帮扶式、精准化的专家指导,充分享受前沿理念带来的思维冲击。(通讯员李吴慧君)

【局长观点】为院校合作当好红娘

教育的均衡,根本上要解决的,是师资的均衡。近几年,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城市新区新校如雨后春笋,新教师培训、新骨干培养是必须直面的一大压力。尤其是在教育洼地、城市新区,仅有全区层面的统一培训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仅仅靠骨干教师支教和教师交流也是杯水车薪,必须找准突破口。

理论引领、教育科研是教师发展的源动力,但中小学校的工作特点在理论前沿、国际视野、研究方法等方面给一线教师的教科研工作带来较大限制。相反,高校、教科院等研究机构有科研优势,却缺乏实践经验和孵化基地。应该说,双方都有牵手的愿望和需求,教育行政部门需要强化服务意识,深入调研、广泛了解,根据资源优势、发展需求的契合度寻找发现最佳结盟对象,当好红娘,搭好平台,持续跟进、统筹协调,依托共建学校实施主体,为双方的深度合作把好脉、掌好舵。

运用系统思维,走引智借力合作共赢之路;运用创新思维,寻求撬动改革发展、克难攻坚的巧妙支点。几年的实践证明,无论是东城模式,还是教科附速度,呈现出多方共赢的局面。短时间内迅速成长起来的教师群体,成为推动城市新区、教育洼地优质均衡发展的核心动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20147156版,徐晖作者系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局长)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