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志愿被篡改折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

发布日期: 2014/07/16      浏览次数: 48  


 

 志愿被篡改折射职业规划教育缺失

由于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和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少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这其实给违法篡改志愿可趁之机。

■熊丙奇

高招录取正在进行中,江西分宜二中和彭泽二中的3名考生却发现,他们填报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规定,高考志愿只允许修改一次,这就意味着被更改志愿的考生将无法把志愿修改回来。而由于填报系统已关闭,是否有其他考生志愿被篡改,也不得而知。

对于这起志愿被篡改事件,被篡改的志愿要被改回,唯一的办法是当事人报案,司法机关立案调查,查出有关人员违法犯罪。再在这一基础上,教育考试部门才能“纠错”,但从媒体报道的信息看,当事考生并没有报案,而且,已与老师商讨好相关事宜,据称已经达成谅解。

为此,笔者不想再分析这一事件中老师可能涉嫌的违法犯罪问题,而是想探讨考生和家长对待志愿填报和自身利益的态度。如果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都不愿意对自己负责,没有积极的权利意识,那么,篡改志愿这一恶劣行径,在未来的高校生源大战中,还会更多。

据报道,江西这3名考生的志愿之所以能被老师篡改,是因为老师有学生的密码。而学生的密码,是老师以“怕学生丢失,代为保管”为名向学生索要的。事发后学生才觉得有问题,可在事发之前,很多人不会认为这有问题,而会把这视为老师对学生负责的表现。把本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交给班主任老师负责,这在一些中学的日常管理中几乎是常态。

志愿填报,是应该由学生自己负责的事。可是,在现实中,由于缺乏自理能力的培养和生涯规划的教育,不少学生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规划的意识与能力,在填报志愿时把登录密码忘记的不在个别。我就在多所学校听到学校反复告诉学生要把密码保管好,可还是有学生忘记密码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甚至会主动把密码给教师。反正有教师帮我记着,自己不必上心。这其实给违法篡改志愿可趁之机。面对这样的学生,老师要是辩驳称,自己就是为了服务学生,而为他们保存密码,是完全说得过去的。而退一步说,学生如果坚持认为自己不会丢掉密码,丢失密码就由自己负责,老师能轻易用“怕学生丢失”理由获得学生的密码吗?

还有的学生(及家长)在志愿填报时自己不愿意收集信息、进行理性的分析、规划,没有主见,而是盲目地问老师,究竟填哪所学校好,这也给一些学校利用老师抢生源制造“商机”。有相当数量的学生,是在知道高考分数后,才着手填志愿的事,就在一周不到时间中(从公布分数到递交志愿表,一般只有一周时间)匆忙填志愿,每年的招生诈骗和高校违规招生,就有部分考生、家长因不了解政策被忽悠。老师当然可以给考生和家长提建议,但这只是一方面的意见,考生要结合自身的实力、兴趣,高考的政策、录取的规则以及未来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确定自己的高考志愿。为此,要做充足的准备,至少要从高三上学期起,就收集、了解高考政策、录取规则、高校信息,开始志愿填报规划。

我国中小学生与国外学生相比,缺乏职业规划教育是一大短板。一个形象的说法是,12年学习,2天高考,2个小时填志愿。美国从小学开始就对学生进行生涯教育,我国在临近高考(考前填志愿)或高考出分数后才想到生涯规划,这是非常大的差距。因此,篡改志愿,不仅仅是师德问题,还是违法犯罪问题,更是教育缺失的问题。对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必须补上,至少应该在高三阶段加强对学生及家长的志愿填报指导,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规划意识,让考生和家长能结合个体兴趣、能力,政策规定,填报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减少志愿填报的盲目性,对自己的未来负责。这也减少违规抢生源的可趁之机,对规范招生秩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系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