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黄老师的沮丧

发布日期: 2014/07/16      浏览次数: 49  


 

 老师的沮丧

案例陈述

某校是经市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由原***化技术学校和林业中学合并而成,实行一个校园,一套班子,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职校、成校),内部分工,集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于一身。

立校之初,原林业中学的部分教师由于事先没有作好思想准备而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从工作环境的变迁带来的不适应到担心工资福利等方面,心态很难摆正。教师动荡的心态、消极的表现显而易见。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在人格方面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如自私、冷漠、暴躁,在心理方面也出现自卑、逆反、承受力差、意志力薄弱等障碍。教师和学生给学校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学校管理者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通过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磨合、师生的磨合,教育教学工作总算较为顺利地展开。2004年,该校29名学生参加高职类高考,上省线10人,所有考生均被高职院校录取,其中2人进本科。职校办学时间短却取得较好的成绩,成校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办学效益,得到了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和社会的认可。全校教师以喜悦的心情迎来了学校立校后的第一个教师节。学校决定开展评选一年一度的教书育人优秀教师活动。通过全体教师的初评投票、学校行政会议的审议,呈报了老师、老师为优秀教师给主管部门审批。结果主管部门没有批准老师为优秀教师。此时,本来已经初现平静的校园,突然掀起了一阵波澜。

老师是从林业中学分流过来的,带着无奈和失落的心情来到职校。但他考虑到所带学生是在林业中学时从高一教到高二的,对学生存有一定的感情,所以接受了学校分配给他的工作任务:带高三英语,班主任。一年来辛勤劳动,也得到了师生的配合,高考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大家对黄老师的工作成绩都持肯定的态度。如今,他的工作成绩却得不到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肯定,他当然难以接受了。

看到老师消沉的情绪,学校领导找他谈话,表明学校并无打压之意,那是主管部门的决定,希望他能谅解。老师虽有不满,但还是无奈接受了。(黄二华)

案例思考

1.现在的一些评选是差额的,如果你是学校管理者,你如何看待和对待这个问题?

2.如果你是校长,如何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以保护学校教职工的积极性?

3.如果你是校长,如何说服黄老师,使其走出低谷?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激励黄老师及其他教职员工?

案例分析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5个层次:第一是生理需要,第二是安全需要,第三是爱和归属需要,第四是尊重需要,第五是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辛勤耕耘,除了要求得到合理的薪酬以外,最希望得到的回报是自己的工作业绩得到领导、师生和社会的认可。要是得到了学校和亡级的奖赏,精神上便能得到极大的满足和安慰。而且,精神上的满足和安慰是无法用物质替代的。老师工作态度好,工作成绩优异,精神鼓励、荣誉对他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校长有必要就学校的特殊状况和黄老师的真实表现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也许黄老师的表现在硬性指标上还有不足之处,但我们应该看到,教师评优的目的是激励教师,为其他教师提供榜样。结果却事与愿违,激起了学校的矛盾。此职业学校正处在较微妙的阶段。林业中学的教师在合并初期人心动荡,感觉在学校中处于劣势。老师原在林业中学执教,这次评优受挫,影响的不仅是老师个人的积极性,也许还会影响到来自林业中学的其他教师的积极性。学校应该让上级了解黄老师的真实工作情况及学校的现实状况,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

在无法说服上级改变决定的情况下,校长要采取一些措施,平息这个风波,以免对未来的管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要让大家知道,老师未被评上优秀教师,是上级主管部门没有通过,学校对老师的工作是认可的。要在学校层面对老师进行奖励,给教师们树立这样的信念:每个教师的努力都会得到学校的认可,学校提倡这种行为。

但是必须看到,有一些评优是差额的,并不能保证学校推荐的人选都能够获得上级部门的批准。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以采取几种办法缓解矛盾。可以向参评教师说明是差额选举,选上选不上都是正常的,这不代表学校不认可你。而且帮助相关教师查找不足,使他做出更出色的业绩。也可以把上级的评优与学校的评优结合起来,没有被上级批准的教师可以评为学校先进。这样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事教师的不满情绪。

(来源:程凤春主编:《学校管理的50个典型案例》)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