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服务:学校管理者的价值所在 ——访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长李荫莲

发布日期: 2014/07/16      浏览次数: 67  


 

 

服务:学校管理者的价值所在

——访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长李荫莲

尊重——教师文化的核心

  中国教师报:新课改背景下,很多学校都把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闽江小学梳理教材、先学后教等的做法在今天似乎显得有些常规。学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样的成功,还有没有其他的经验?
  李荫莲:如果说闽江小学在课改方面有了一点成功的话,那的确是因为我们在教材梳理、课堂教学改革上花了功夫。很多学校也是这样做的,可能效果不如我们明显。我想,这个差别可能在于老师们是否感受到了被尊重,是否在工作中感受到了快乐。
  “以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这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和家长的承诺。而作为学校管理者,我们还应该意识到,在为了学生、成就学生的同时也要成就教师,甚至可以说,校长是不是能做到以师为本是教师能否做到以生为本的前提。
  闽江小学教育实践充分证明,没有尊重,就没有教育,这是闽江小学教师文化的核心和根本。因为拥有这样的教师文化,教师们都担负起共同的使命——做绿色教师,育绿色学生。被闽小师生们时时刻刻呵护着的绿色,不只是这世界上的花草树木,更是一切童心之美、人性之美。

  中国教师报:请具体说说学校是如何尊重教师的。
  李荫莲:我们以尊重每位教师的个体差异为治校理念。
  比如,在校本培训方面,我们尊重教师的专业差异和专业需求的原则,采取菜单式培训方式,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岗位教师的发展需求,按需分层,自主建立学习团队,实施动态管理。学校现在有青年教师团队、绿色团队等10多个校内组织。
  在人事制度改革中,学校每年年末向教师下发竞聘申请志愿,给教师选择的权利,并尊重教师的选择。比如,青年教师许晨的专业是英语,但他本人非常喜欢语文,希望能够改行教语文。我们就为他找了师傅,还提供外出培训的机会,同时也提醒他不要丢了英语,如果教语文实在困难,可以回头再教英语。老师非常感激学校对他的理解与支持,工作很努力,很快成为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现在教思品课的王婧薇老师原来是学校的校医,但她很喜欢上课。我们就给她机会,经过培训,老师很快成为学生喜欢的教师,还在区和省的学科比赛中获了奖。

  中国教师报:就没有教师与学校领导发生冲突的时候?
  李荫莲:矛盾总是有的,举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吧。学校有一间计算机办公室,开始时只有一个计算机老师。后来,又分配来一个,自然就应该是两个人一间办公室了。可是那个先来的年轻教师不接纳,说自己习惯一个人在办公室办公了,不让新同事进门。我听说后赶紧过去,没说几句,他就与我吵了起来。因为马上有个行政会议,我就让大家先散了。开会时,我看到那个计算机老师在会议室门口来回转,放学了也没回家。我知道他当时心里一定很不安,就暂时中止会议走了出去。经过简单的交流,这事也就这样解决了,现在他们在一个办公室里相处得很好。。

  中国教师报:是不是有点太宽容了?
  李荫莲:呵呵,经常有同事批评我太好说话,惯着老师们。其实,年轻人冲动也可以理解。有时,大家想法不一样,用强制的办法只能收一时之效。要真正从观念上改变别人,就得首先理解、尊重别人的想法。我很喜欢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过的一句话:人懂得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别人,所以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人懂得尊重自然,所以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在我们闽江小学,每位教师都对尊重之义感同身受,所以才能真正地将尊重二字纳入自己的思想,观照自己的行为,形成闽江所特有的教师文化。
   
示范——管理者的职责

  中国教师报:让教师信服,只能尊重还不够;教师的专业发展也不是尊重就能实现的。闽江小学的师资力量在很长一个时期都不太理想,你作为校长,是如何看待并解决教师的能力与你的期望之间的差距的?
  李荫莲:除了教师能力与我的期待之间的差距,任何时候,我们都还应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但我们往往忽略了人的差异。作为管理者,承认差距,就是尊重现实;承认差异,实际上是对人的尊重。关键在于做,我们要做的就是关注差异,关注教师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和发展;想办法缩小差距,通过实际行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服务。
  我们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又缺少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做校长的我从来不因教师业务能力的欠缺批评教师。教师能力低,你做领导是干什么的?既然我是学校一把手,那我就得首先严格要求自己。我2003年来闽江小学后,一直坚持给教师做培训。学校将教师按层次划分成多个不同的小团队,我具体负责青年教师团队骨干团队先锋团队。培训的学科涉及到数学、语文、英语、音乐等,培训的内容有教老师朗读,教老师管理班级,上课技巧,等等。总之,老师提什么样的问题,他们有什么样的困难,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帮助。有的老师不会上课,靠口头上的培训解决不了,我们就实践培训做给老师看。我们学校包括我在内,所有的领导都进班级给教师上过示范课。作为管理者,再登新课程的讲台,对自我也是一次挑战,更是一次学习。可以说,我们学校的领导都是在帮助教师成长的同时,和教师一起在课改实践中成长。管理者的这种躬身实践,也为今后改进和完善学校管理获得了最直接和实用的佐证。
  对于不同层次的教师,在评价时我们也体现差异。同样一项工作,能力不一样的人去完成效果肯定是不会一样的。只有一个评价的标准,只有一把评价的尺子,会挫伤教师的积极性和工作的热情。只要老师们尽心了,用力了,我们就给予肯定和认可。

激励——让教师充满活力

  中国教师报:教学常规工作毕竟是一项琐碎而繁杂的工作,其重复性极易使教师感觉乏味,甚至产生职业倦怠。闽江小学的老师却充满活力和激情,学校在激励教师方面有什么经验?
  李荫莲:我们闽江小学的激励性策略有学习激励、福利激励和娱乐激励。
  对于工作有成绩的教师,我们奖励教师外出学习的机会,为教师购买他们最需要阅读的书籍。近几年,学校先后奖励教师去北师大学习两次,涉及数学、语文、英语三个学科,共计17名教师。奖励教师参加全国级的数学、语文年会听课学习累计15人。老师们都清楚,我们闽江小学经济上并不富裕,这样的奖励,不少老师们都说没有想到。这样的奖励,带给教师们的除了头脑的充实和实践的引领,也带给教师们内心的感动。他们把这种感动化为工作中的实际行动来回报学校。现在,我还经常鼓励教师们说:如果国内学习满足不了你们的需求,我作为校长,也会想办法创造条件把你们送到国外学习。
  对教师的激励也少不了福利激励。学校不少老师家离学校较远,做校长的总不能让老师们饿着肚子上课或拎着饭盒上班。解决好教师的两餐问题是必需的。我们就为老师提供免费早餐和午饭。每年的新年联欢会是我给全体教师一年辛勤工作的娱乐激励。地点在哪,花钱多少都不重要,关键让老师们心里感到一种温暖,感到闽江是个大家庭。六七十人在一起联欢过节,我们学校领导班子和老师们一起表演节目。通过这样的激励调节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关系,解开工作中因误会而产生的心结,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公开——以民主凝师心促发展

  中国教师报:提供免费早餐和午饭,与教师一起表演节目,这些做法多少还有点的味道。学校有没有更制度化的东西体现教师在学校的地位?
  李荫莲:教师是学校的主人,作为管理者,我们是为教师服务的。这几年,我们通过各种办法,让教师们参与学校管理的全过程。我介绍一下我们的校务公开制度吧。我们把校务公开作为学校的一项全局性工作抓实抓细,在建章立制方面做到一成立、一制定、一规定、一设立。即,成立学校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和校务公开监督小组;制定校务公开制度;规定办事的基本程序;设立规范的校务公开栏,真正为教职工参与管理与监督提供方便。

  中国教师报:这些一般学校都有,但很多也就是一个形式而已。
  李荫莲:我们在落实每项实质性工作时都做到了公开透明。学校改革发展的要点,如办学目标、教师聘任制方案以及其他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等,都是在广泛征求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再提交教代会审议;教职工关心的热点,如评优选模、年度考核、晋升职称、干部选拔,做到条件、名额、推荐办法、选举过程公平、公正,选举结果公开;廉政建设的重点,如房产修缮、财务收支、大宗物品采购、教职工福利等,严格遵循集体讨论、公开内容、公开结果的原则,自觉接受广大教职工的民主监督;社会关注的难点,如学校的收费项目和标准、一年级新生的招生和分班办法等,采用广播、家长信、宣传栏、揭示板等形式向社会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的监督。

放权——人人都是管理者

  中国教师报:闽江小学有一句口号:大节大过,小节小过,天天过节。家长们对此不担心吗?
  李荫莲:没有担心是不可能的。不只是家长,很多教师也认为组织活动浪费时间,容易让学生心散,耽误学习。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既有科学的认识,又有周密的安排。
  但学生是喜欢活动的。我们组织学生参加跳格子、倒口袋、跳皮筋等七区活动,帮助学生解除压力,缓解疲劳,保证了课上高效率高质量的学习。语文学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可把语文学习与德育活动、思品学习等紧密结合起来,学生收益大。艺术节活动给每个学生展示的机会,古诗文诵读让每个孩子提高了品味。我们每开展一个活动,都有合理的依据和可行的方案,这样就保证了活动目的的明确性和活动效果的可控制性。
  现在,我们的学生中午回家吃了饭就急急往学校赶,不是因为作业多,而是学校里好玩。甚至有的学生生了病都不想请假,这也是我们老师感到很自豪的一点。
  学生在学校玩得很开心,成绩又稳步提高,家长们自然也就放心了。

  中国教师报:学校有这么多活动,老师们需要付出很多吧?
  李荫莲:是的。现在我们每每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就召开所有领导和学年组长、学科组长的扩大会议,对于问题进行会诊,增强学年和学科组长的管理意识和校长意识。学校还成立了绿色团队,成员都是责任心强的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不是学校管理干部,但定期活动,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讨,提出整改方案。
  闽江的教师都清楚,自己虽不是校长,但要具备校长意识。这种大局意识和整体意识的培养,使学校形成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的良性管理局面。

  中国教师报:作为校长,你如何评价闽江小学以梳理教材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这一做法?又如何评价自己在学校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李荫莲:创设一种在常态下研究和学习的氛围,寻找一种既有利于促进常规工作管理科学化,又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修载体,这是促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我们以梳理教材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正是抓住了这个根本。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把专业成长的道路铺到每个教师的脚下,给孩子一个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管理者的真正价值就是要为每个教师走向专业发展和每位学生的生命成长服务。

李荫莲,现任哈尔滨市闽江小学校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学高级教师。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曾获黑龙江省优秀教师,哈尔滨市教育系统优秀教师模范,哈尔滨市三育人先进工作者标兵,黑龙江省课程改革先进个人,全国传统美德教育先进个人,中华古诗文诵读工程全国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教育理想:办每一个孩子真正喜欢的学校。

(来源:中国教育报20081124 作者:茅卫东)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