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该管什么,怎么管?
案例陈述
王校长自打被提任校长之后,工作更勤恳了。他想,原来当副校长只管教学一摊工作,除了参加校内外一些必要的会议,大部分时间都与教师一起研究教材,深入课堂听课、分析课、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听取意见等。虽也很忙,但忙得有条理、有味道,工作也颇见成效,老师们反映也不错,一天忙到晚,并不觉得累。
自升任正校长之后,全校各方面工作都得管,尤其鉴于前任“甩手大爷”式的范校长在位时,除了教学工作还有点成绩之外,其它方面特别是总务工作弄得一团糟的教训,他在首次召开的全校干部会上决定:决不当“甩手大爷”式的校长,今后各方面工作都要紧紧抓住。因此,所有工作都要向他请示汇报;否则, 出了问题他不负责。
开始他计划每周都有一个安排表,每天抓哪方面工作都安排好了顺序。但自打第一周就没实行了,总是被这样那样的请示汇报所打乱。比如,第一个周一他安排抓教学,深入课堂听课,然后与教师一起分析课。但当他上午刚听完一节课,就被总务主任找了去审查核签上半年的会计报表,并随即被总务主任拉住一起清理财会账目;同时,总务主任告诉他,上级组织的查账班子周三就来学校查账,这是重点,领导要准备汇报。而学校财务只听说问题不少,究竟是什么问题他并不清楚。于是他不得不就势查一查。这一来,一直弄到下午四点还未查完。主管德育的教导主任拿着一张表找来,说上级来电话催要优秀班主任报表,明天是最后一天了,再不报就取消参选资格了。他一想,这事更急,于是拔腿就又跟教导主任走了。到了办公室,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数学教研组长坐在那里正等着他。副校长首先站起来说:“王校长,数学组想报几个学生参加进校组织的奥林匹克数学班训练,以备参加市里的比赛,这不,组长今天去进修,捎回来一份通知。”说着便把通知递给王校长看。王校长把通知拿在乎里刚扫了一眼,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又匆匆找上门来,……
就这样,王校长只要在学校,他的办公室就总是门庭若市,一天到晚总是办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矛盾,天天应接不暇、疲于奔命。半年下来,老师们多有责怪,其它干部也多有怨言:“王校长认权不认人,什么事都他管,让他一个人干吧!”“少干事少担责任,何乐而不为!”
暑假,王校长本来安排了很多工作,但上级来了通知,要他去市里参加两周的研修班学习,王较长本想请假不去,但上级要求必须参加。他只好脱出身来去了。
这是他首次听到专家、教授讲授学校管理理论,边听边联系自己的工作,感到颇受启发,收获很大。特别是讲到什么是管理以及管理的特点和本质时,教授讲的那句话:管理是经由他人的力量而实现目标的行为。还有讲到校长是集领导、管理和教育于一身的特点。校长既要领导,又要管理,领导要抓大局管大事,掌握大政方针;管理主要是管人、用人要以法治校,用规章制度理事;管理是分层次的,各层管各层的事。因此,校长要学会分权。
王校长觉得这些好像都是针对他说的。他听后,心里顿觉亮堂了许多,总算找到了自已苦苦,又未能苦出成绩来的原因。在他心中就十分清晰地筑了一份新学年开始如何摆脱事务缠身,实施领导和管理相结合的蓝图。开学初,他首先在全体干部会上把他的蓝图宣布了,核心是分层分权管理,他抓全面,学校各方面,各层次的工作都有专人负责,从范围、内容到权限、责任都做了明确、具体的规定。最后他要求大家:务必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他自己明确的是抓全面。
开学后,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他又郑重地宣布了这项决定。大家没什么反映,执行过程中,开始一段,副校长、主任等还是习惯地不断找他请示、汇报工作,他总是一句话:“是你分内的,你就看着办吧。”;有教师找上门来反映情况,提出问题,他也总是回答一句:“你找XXX人反映”或“你找XXX解决。”
渐渐地,他的门庭便显出冷落了,学校工作还照常运转着。然而,一种异样感便在他身上越来越强烈起来:
如此下去,我的处境和前任“甩手大爷”式的校长又有何不同?学校会不会出什么事呢?
案例分析:王校长前后两种管理行为表明,由于其对校长的管理行为特点缺乏深刻体验和理性认识,因而皆表现出初任校长的某些不成熟心理和行为。前者认为,作为校长要吸取前任校长的教训,不当"甩手掌柜",什么都得管。因此,落得个事务缠身,穷于应付的局面;后者经过理论学习,虽知道了领导分权之术,也照此办了,但由于尚无成熟的经验支撑(领导艺术)和心理准备,因此,一时又惟恐出“什么事”。
试想,如若其下属真惹出什么事来,这位王校长会不会重蹈旧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