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评议走入“怪圈”
李校长这几天心里一直在暗暗担心,因为一年要开始了。
回想起去年的评议工作,李校长还耿耿于怀。
李校长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任命,前年来到该校任校长一职。其自身学历及业务能力均较高,又在教师培训机构呆过,因此一到该校,就大刀阔斧地推出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新举措,例如推门听课制、高职低聘制、教学督导制、学科评估制等等,希望通过这样的手段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及学校的发展。孰知,教师们不买账,先是不配合,私下里议论纷纷,后来有教师跑到校长室质疑,再后来发展到教师公开和校长唱对台戏。特别是去年的民主评议前夕,有教师扬言:要让校长吃“团体操”,果然,民主评议结束,统计结果,校长民主评议不满意率达42%。特别让李校长震惊的是:他的两位前任也是因为个别教师拉帮结派,致使校长民主评议群众不满意率较高而被调离的。
今午的民主评议结果会怎样?李校长不敢想象,尽管自己近一年来工作上已经低调了很多,遇事也总是多和教师沟通商量在先,教师群体中的那几个“头”,也已经外调了一个,但是结果也很难预料。如果,这次民主评议结果仍不理想,自己也将面临被调离的可能
问题与思考
1.民主评议校长是学校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提高参政议政意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校长接受民主监督,更好履行职责的有效手段,为何校长害怕接受民主评议?
2.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民主评议制度谈谈你的看法与建议。
案例教学参考
群众民主评议校长,首先需要本着“端正态度、实事求是”的思想参与评议、要出以公心,抱着对学校发展和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客观公正地评议校长。不能以个人的成见和好恶来决定评议、不能以偏概全,因某一方面的不足而否定全部,更不能在评议过程中拉帮结派,搞“小团体”,这样就严重地背离了民主评议的初衷。
民主评议制度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补充。一是评议人员的素质和数量方面。参加评议人员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态度,是否受到非正式组织的干扰,人数控制的范围都将直接影响评议的结果。二是要重视对结果的分析。上级行政部门不要因为评议的结果不理想而简单地认定该校长管理能力有问题,应重视对评议意见的比较分析,要鉴定测评结果不理想的原由所在,真正解决问题。三是关于评议期限及评议方式的多元化。现民主评议校长期限是一年一次,可否将一年一评改为二至三年一评,将阶段性评议与总结性评议等方式相结合,将民主评议与校长工作的总结回顾以及干部的任免相结合,甚至还可以考虑实施因人评议、因校评议.有效提高评议对象及评议人员的积极性。
(来源:周俊 《学校管理案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