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带来的新问题
这个学期,上城区教育局为全面推进“东南战略”,让名校的优秀教师到区较簿弱的学校进行文教。非常荣幸的是杭州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的科研室主任与天长小学的副校长这两位优秀教师到我校支教。这两位教师,一位是语文老师,是杭州市教坛新秀、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张化万名师工作室首期学员”;一位是科学学科的带头人。他们将会给我带来许多新理念,将会开拓我校教育教学工作新局面。我是这样想的,所以对他们的到来满心期待。令我遗憾的是他们都是每周二来我校进行支教,而这一天我都要到进修学校参加后备干部的培训,所以失去与两位名师切磋讨教的机会。
名师来到了我们的身边,该怎样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学校的班子成员进行了讨论,决定采取自主申报、双向选择的方式实行师徒结对制。这就是说,老师们先对两位名师进行自主选择,让他们前来听课,名师通过听课对教师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初步的了解,自主选择两位徒弟开展结对活动。我校“走近名师”的活动就这样拉开了序幕。语文老师的自主报名情况还不错,共有6位,而科学学科的申报情况则为0人。在这样的状况下,两位老师在星期二来了,第一节课与校长进行了交流,从第二节课就开始了课堂教学调研活动(听课)。其中,语文教师听了5位申报结对的教师的课,而科学教师则听了所有科学专职与兼职老师的课(共5位)。这就是他们第一次的支教活动,挺辛苦吧!第二次又听了很多课。第三次也是如此。
不知不觉中,他们来我校已近一个月,虽然我与他们还从未谋面。由于自己的培训任务需在完成学校常规工作的情况下完成,感觉也挺累的,故对支教活动的开展也没再过多关注,满以为受指导的老师会很乐意,也为自己失去了向他们两位学习的机会而遗憾。
昨天,又是一个星期开始了。下班前,校长叫我把明天两位文教老师要听的课程排好,挂到网上。我随口说了一句:“听过了呀,还要听吗?”校长说:“听一次就好了?每个月有几次这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指导是很难得的。”的确,课堂教学是我们的主阵地,教学风格、教育机智的形成都不是一朝—夕的事。我们的老师应该把握难得的机会,好好学习。于是,我匆匆排好课.挂到网上。又想到老师们明天一早得知听自己的课而没有思想淮备会紧张,毕竟我们是普通学校,老师们还不习惯临时性的开课或推门听课,还是先打电话通知他们。
“啊,又要听课?”这是大部分老师接到电话后抛过来的第一句话。从声音中,听不出丝毫的快乐,更多的是反感。接下来、往往会说,好吧,我就跟家常课一样上。一位年纪较大的老师在电话中说了—大通:“我们年纪大了,专门来听,什么意思?学校应该多培养年轻教师,我这样马上要退休了就算了,再说他听了之后也说不出什么。支教就是听课?他应该指导我们教学.与我们一同进行教学设计,在备课、磨课、课堂展示中帮助老师进步。”他的话也没错,但我们学校就他一位科学专职教师,其他的教师均是语文老师与数学教师兼职。评职称也会申报语文教育与数学教育,本身就挺复杂的。
挂上电话已近六点,办公室显得异样的安静,而我的心却极不平静:怎样的支教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作为学校的行政,该怎样搭建名师与普通教师沟通、学习的桥梁,促进与优化教师的发展?文教教师与我们教师对此项活动的积极性该如何调动?下学期,这两位老师就要整个学期到学校进行文教,该如何安排他们的工作?
问题与思考
1.一星期来校一天的文教形式是否合理?
2.当前情况下,作为行政领导该怎样搭建本校教师与文教教师的桥梁,优化文教的效果?
3.下个学期,文教教师将完全融入学校的工作,又该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用足已有资源,让他们的人格魅力、教学艺术辐射尽可能多的教师,切实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水平?
案例教学参考
从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眼下实行的“文教老师一周到结对的学校一两天蹲点指导”的形式是比较合理的。因为对学校来说,工作的安排通常以学年为单位,中途很难进行工作的调整,所以自愿参加文教活动的教师往往要先保证本单位自身工作量的完成,再挤时间到结对学校开展教学指导等工作。这样两头跑对支教老师来说是臣大的挑战(作为优秀教师,平时的工作量就已经很大).需要自身进行有效调整,更渴望大家的理解与支持。作为双方学校的领导、教师都应该积极支持、配合他们的工作。
为了更好地搭建中校教师与文教教师的桥梁,优化文教的效果、作为行政领导应该更全面地了解教师的需求,与支教教师、本校教师共同商议并制订科学的、合理的、大家认可的可行方案。方案中有明确的近期、中期、远期目标,让大家有追求的日标,激发向上的动力,并能体验收获的快乐,这样才会让大家在和谐的氛围中快速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支教工作应该向纵深发展。一开始彼此之间也许会有一些校园文化,教育理念、教育教学实践操作等方面的差异。坦诚的沟通、积极的交流,尽可能缩短磨合期,是首先要考虑的。过了磨合期.师徒结对工作、论文案例的写作、课堂教育的艺术等丰富多样的交流会应适时推出,使文教教师的长处和优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让我们老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在不断交流中得以改变,继而影响与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努力向名师靠近。
(来源:周俊 《学校管理案例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