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八位教师和两个“位子”

发布日期: 2014/07/22      浏览次数: 52  


 

 八位教师和两个“位子”

HZ小学是一所创建于1921年的普通公办小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先后有三所小学与它合并。几次合并之后,中老年教师比例明显增多。2001年起,教育局实行了“小高职称进岗”制度,普通公办小学的小高职称比例要控制在45%以内,而HZ小学在此之前正常晋升的小高职称教师早己远远超出了这个比例。于是,2001年起,评上小高职称,却只能得到小学一级教师待遇的青年教师年年增多,进岗却年年无望。这样的结果,导致有的年轻老师一评上高级职称就选择调离,有的中年教师年年守望,工作积极性却越来越低落,对学校组织的教研、培训和比赛等各项活动都采取观望态度,逼急了,就说:“我又没进岗……”

年轻的校长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多次与教育局人事科沟通,终于争取到了两个进岗名额。但是未上岗的教师有八个呀,这两个名额要是分配不好,就会打破多校合并以来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谐秩序。果然,消息一宣布,原本平静祥和的校园气氛起了变化,校长办公室—下子就热闹起来了。有的老师说:“既然这八位教师都已经评上了高级职称,就说明大家都有资格。要竞争上岗就是让已经吃亏的八个人搞窝里斗,很不公平。”也有的老师说:“根本不需要竞争上岗,看谁待岗的年份长,就先照顾谁。”还有的老师说:“只看实绩肯定不公平。有的人擅长写文章,有的人上课认真。难道辛辛苦苦教一年课还比不上写一篇获奖论文?”—时间,那八位老师之间都别别扭扭的,全校老师也都茫然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在天天相处的同事间选择支持哪一位。更有许多人为校长捏了一把汗:“这两个名额要是分配不好,引起教师内部矛盾,好事就会变成坏事,不如不要;或者把这两个名额存着,等过几年名额够了一起分配。” 

问题与思考

1.学校到底应不应该要这两个小高进岗名额?

2.这两个名额究竟应该怎样分配,才能合理服众,又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

3.“八位教师和两个位子”背后的种种,带给学校管理者的应该是怎样的思考?对学校的管理工作又有什么新的要求呢?

案例教学参考

这两个名额到底要不要。当然要,而且,不能不要。

对于学校管理者来说,放弃很容易。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对学校管理者的失望,会让大家对学校丧失信心,从而导致工作积极性的彻底丧失,调离的老师会更多,“出工不出力”的现象会变得普遍化。长此以往,学校谈何发展?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尽可能地尊重团队成员中个人的创造力,尽可能地发挥个人的力量,而不要动辄以“学校利益”为借口,轻视和压制教职员工个人的选择和追求。我们都知道:学校工作的特殊性,要求学校管理者与教师及学生共同获得成功,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成为一所充满活力,具有生命力的学校。学校的管理者要带领教师在培养出高素质学生的同时,让教师自身也不断得到完善、提高和发展。因此,面对是怕麻烦不做事,还是为做事不怕麻烦的选样,答案当然是后者。

站在未进岗教师的角度思考,每年损失五六千元的工资收入,仍然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不管怎样,这样的教师都应该受到尊重和支持。学校管理者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为教师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分配这两个名额固然有闲难,但分配好这两个名额,就有两名未进岗教师能早一年获得应有的待遇。因此,站在学校发展的角度去思考,今年不光是要解决两个名额的分配问题,更要为剩下的六位教师和更多教师的个人发展指明一个努力的方向。

(来源:周俊 《学校管理案例教程》)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