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该由谁来接手“乱”班?

发布日期: 2014/07/22      浏览次数: 48  


 

 该由谁来接手“乱”班?

又到一个学年的期末,学校开始下一学年的教师聘任工作了。虽然是一所城郊的农村小学,但开展一年—度的教师聘任工作已经有七年的经历了。由于此时适逢迎接期末考试紧张复习时候,所以学校抱着三年一轮大动、其余年份基本不动的原有聘任宗旨,本学年应该是基本不动,也就没有专门为此而举行会议,只是按期末结束工作安排给各年级下发了一份下学年的岗位设置分任表和人均  一份的教师岗位聘任表。教师填写聘任表上交聘任小组后,学校聘任小组领导开始聘任工作,主要找了学校意愿中刚送完毕业班要接手新班级的教师谈话,想让他们接手学校指定的班级。

这三个教师刚从六年级毕业班下来,都有十年左右的教龄,教学经验和班级管理经验应该说是比较丰富的,其中两位是区级教坛新秀,一位还荣获区优秀班主任和区学生最喜爱教师的荣誉。学校想让他们接手的班级有原来班主任工作由于是新教师担任班级管理比较混乱的,也有是就要迈入高段学习及原班主任更换频繁导致管理也混乱的班级。如果这三位教师能接手这些班级,用他们的管理智慧应该会使这几个班级的管理比原来有比较好的转变。这是学校领导的工作安排意图。

学校聘任小组与三位教师一起进行谈话。

领导甲对Z老师说:“由H师是新老师,同时又担任非主学科的教学,虽然工作很认真,但毕竟缺乏管理的实践经验,三A班班级在H老师一年的管理下,管理已经比较乱了,学生课堂常规也退步,家长反映也很不好,如果再让她带下去,可能就会形成一个乱班,对学校整体工作都有影响,所以学校要考虑换班主任。这既是为了班级的学生,也是考虑给新教师一个新的机会。而Z老师你班级管理经验丰富,学校非常信任你是可以管理好这个班的,所以想让你担任三A班的班主任。”教师Z说:“我刚从六年级下来,六年级已经够苦够累了,现在送出了毕业班,总应该让我轻松一下了。为什么就因为我原来班级管得好就要管‘乱’班呢?学校也可以考虑其他老师呀。再说我身体也不好,学校为什么就不考虑这一点呢?……”

领导乙对J老师说:“四A班的W老师是新教师。她担任班主任和语文学科教学,从一学年下来看,班级管期和学科教学都是薄弱点,毕竟是才一年教龄的新老师,所以四A班想让你接手。W老师到低段上教学,让她再锻炼一下,给新教师—个成长立间。”J老师说:“新教师为什么不可以带这个班呀,为什么一定要考虑照顾他们,不照顾我们呢?新老师哪里差了,他们一样可以带到五午级的。再说,校长说过的,三年一轮换,现有她才带了一年,又没到时间!……”

领导甲对S老师说:“四C班的Y老师再过两年就要退休了,加上她从来没有担任过毕业班的学科教学,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五六年级总不能让她带上去,老教师总应适当给予点照顾,所以想让你接手她的班。”S老师说:“Y老师也可以带上去的,谁说年纪大就不能带高段,Y老师现在班级不是带得挺好的吗。……” 

谈话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学校的岗位聘任工作陷入了僵局,学校领导和教师都非常郁闷。

学校领导:我只想让大家都能聘上。现在的老师怎么那么难以沟通?

学校中层:校长出发点太简单,把聘任工作想得太简单了。会上怎么能说会把每个人都聘上呢?这样还谈什么聘任制呢?!

学校中层:教师为何就盯着自己的个人利益?你看,现在的老师一点风格也不讲了……

学校教师:为什么一定要我接“乱”班?……

问题与思考

1.教师聘任制如何保证学校利益和教师个人利益的平衡?

2.为什么校领导的意愿得不到落实?问题出在哪里?

3.你如何看待教师不愿接手“乱”班的现象?你认为校领导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案例教学参考

中小学实施教师聘任制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也是为了能够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增加教师的危机感与紧迫感,保持教师精神的长期振奋。但案例中的教师聘任制真正发挥这些作用了吗?没有!根据木桶原理:一个水桶的容水量,并不是靠水桶中最长的木板,而是以水柄中最短的木板为标准。一些有管理缺陷的班级,可能就是学校这个大水桶中的最短的木板,学校管理层面肯定要考虑这些地方,才能将学校全局的工作开展到位。所以为了学校的利益,站在全局角度,必须考虑进行合理配置教师的人力资源。在本案例中,教师没有任何危机意识,这也许是学校教师编制的有限性给了他们定心丸,让他们知道学校不会不聘他们的。按理说,聘任制是一种竞争激励的机制,应该能增强教师的危机意识、竞争意识,强化教师的责任心、奉献精神,提高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在这里,这些作用根本没有发挥出来。现在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看的是学生的获奖和学科考试成绩,对于接手“乱”班和好班,教师在管理过程中的努力基本上不在考核之列,而且就考核结果的优秀和合格来说,激励机制上并没有多少体现,也就是五十元钱的差距。对老师来说,这不能和他管理—个“乱”班付出的努力辛苦成正比。作为普通教师个人,他不可能把他的工作放到学校的整体利益中考虑。所以作为学校应该考虑改革学校分配制度,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应力求体现出干多干少不一样,贡献大小不一样,充分考虑班级一学年的增量。

(来源:周俊 《学校管理案例教程》)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