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教科室主任的烦恼

发布日期: 2014/07/22      浏览次数: 48  


 

 教科室主任的烦恼

某某中学是某城颇负盛名的名牌高中,重点大学升学率在全市数一数二,在全市拥有良好的声誉。其教师也大多是教学能手,在教学业务上能独当一面,所以晚上家教也是门庭若市,尤其是理科教师。

该校有几位资深的经验型理科教师,自身拥有长期的教学经验,编有多部习题集,并曾在高考中取得过优异成绩,职称问题也早已解决,他们凭其资历,始终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不以为然,总在组内或不同场合表示科研不是中学教师的任务,中学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只需多练多做,熟能小巧,而校级领导或更替频繁,或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支持力度不够,虽也曾有一些统领全校的大课题设想,每年也邀请名家来校举行教育改革的报告讲座,但终未能形成全校性的总课题;一些青年教师撰写论文则将是否评职称作为先决条件,包括一部分中层干部也存有此念。在这样的氛围下,该校的教科研工作难以再上台阶。

当教科室组织校级课题申报与论文评比时,虽然绝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但也有一些青年教师忙于备课做题而无课题申报,到了一年一度的论文评比时,碍于全校教师必须人手一篇论文或教育随笔、班主任手记的硬性规定,随便上交—两千字凑数。自2001年起出现了新情况,即随着电脑的普及、网上资料搜索的便利,少数青年教师届时便上网下载他人之作充作自己作品上交以完成任务。教科室当初在组织人员评审时未能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故出现抄袭之作在评审中获奖的情况。于是,2002年教科室在全校工作会议上强调严禁抄袭、下载等有违师德的行为,如若发现,将停发教科研参与奖。然而教科室在对当年上交的教师作品在网上通过Google进行事先核查中,却仍然查出了20多篇违规之作。这些违规之作大体可分四类:一类为题目、内容全部下载;一类为题目更换,内容截取部分;一类为围绕主题由网上三四篇文章的片段拼盘合并而成;还有一类为文章提纲、框架结构是别人的,或理论性文字是一处或几处下载且未作注明的,而例子是自己的。

在刚开始核查不久,教科室主任曾就已发现的部分违规情况请示过分管校长,对这四类情况是否一视同仁,分管校长给予了肯定的答复,并要教科室主任在核查结束后将违规名单一概上报校长室,以便在年终时上作出进一步处理。然而就在全部核查结束之时,教科室主任却犯了愁,在这20多篇违规之作中竟有两篇是同为中层干部的德育处正、副主任的:这两篇违规属第四类情况,其严重程度似乎远未如前三类,放在一起作同等处罚是否过重?且彼此同为中层干部,  一旦将其上报,他们在全校教师中的工作威信就会受损,在校级领导层里的印象也会有所受损,且今后部门间的协调工作会难上加难,是报还是不报?或者,私下找他们个别交流,指出他们的问题,以朋友的身份帮助他们改进,这样做是否可以?仅仅对他们两人这样做,那么对—般教师不就太不公不了吗?而他们又是否会真的领情,体悟自己的一片苦心呢?

教科室主任内心反复交战久久不能平静。正在这时,校长走进了教科室,教科室主任是否会据实禀报呢?

问题与思考

1.校长走进了教科室,教科室主任是否应该将德育处干部的违规事宜据实禀报呢?

2.该校教师年均人手一篇教学论文或教育随笔、班主任手记的规定有无必要?要求是否苛刻?

3.第四类情况算不算剽窃行为?

4.你认为该校科研工作如何才能走出困境?

案例教学参考

如今,教育教学与科研两张皮的现象在诸多学校依然严重存在。所谓“科研兴校”更多的还是挂在嘴上的一句口号而已,远远未深入广大教师的心田,尤其在高考升学率较高的那些重点中学,传统习惯势力往往出于本能的情性,对教科研形成潜在的阻力。而教科研又未能及时给予教育教学第一线的现实问题以充分的理论解释与可操作性方法之解决,故难以在广大教师中引起强烈的共鸣与需求。此外,如何切实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尤其是特级、高级教师,任重而道远。

德育处干部的论文违规和教科室主任的这种左右为难本身就说明了该校各部门间的配合协调存在严重的不足。学校分工过细,等级增多,确实导致学校各部门间出现配合协调问题。各部门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工作自然是基本要务,但仅仅停留于完成事务性工作层面,学校整体工作就上不了台阶。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学校理应有—两个统领全局的全校性课题,由学校领导挂帅,确保中层干部、教育教学骨干全方位参与,这样才是避免发生上述中层干部论文违规事宜的根本之途;其次,进行必要的中层干部间轮岗、换位,乃至真正实行干部能上能下的机制,也是确保部门间沟通、协调、配合的有效途径。

(来源:周俊 《学校管理案例教程》)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