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社区资源,何时发挥你的作用

发布日期: 2014/07/25      浏览次数: 45  


 

社区资源,何时发挥你的作用

暑假已经到来,在例行常规的家访中,我碰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那天下午,我敲开了学生的家门,迎接我的是学生的母亲,还有六个个子差不多高的孩子,其中一个是这家的小主人一一我的学生,另两个也是我的学生一—同班同学。我以为是庆祝孩子生日。学生母亲一笑而答:“哪里呀,这是轮流做东带孩子。”见我诧异,学生母亲打开了话匣子:读一年级的儿子要放暑假了,夫妻两人上班,孩子放假无人看管,不知道该把孩子怎么办。锁在家里吧,久看电视影响视力,摆弄家中电器容易出事故,在家中做作业孩子也觉得闷;把孩子放出来吧,怕他们溜进网吧,到河边游泳,失去控制。轮流做东带孩子,是暑假前几个朋友在一起讨论暑期孩子该怎么安排时一个朋友提议的,结果得到了好几个朋友的赞同,正好大家住的都比较近,彼此的孩子也比较熟,除了一个二年级的,其余都是同年级的。周一至周五几个人轮流调班照顾孩子,并共同为孩子们制作作息时间表。

这个,今天是周二,一大早起来把家里收拾得整整齐齐,谁备好水果和点心,便开始了一天类似于幼儿园阿姨的生活,安排孩子们的学习、游戏、饮食和休息,还要帮助解决孩子们的纠纷。当然,在别的时间里,她的孩子也是这样在另外朋友家里度过的。

“社会上各类培训班不是很多吗?”我问。学生母亲转身从书桌抽屉里取出两份暑期班报名单。诉苦道:培优班、特长班、请家教确实是家长们让孩子过暑假最“轻松”的选择,但天气热,路又远,谁愿意花钱让孩子暑假上课受罪呢?学习培优只是一方面的考虑,更多的是抱有“托儿”、“寄女”的意图,以免孩子无事生非,泡网吧玩游戏,影响安全与健康。但为孩子想想:本来课业负担就很重,好不容易有个假期,却又在培优班取经受煎熬,对孩子成长不是什么好事,况且培优班也有变味的,不少“老师”滥竽充数,让人放心不下。也有家长每天一早把孩子送到图书馆,等下班再接回家。但是并非每个家长都能享受到图书馆带给他们的一个假期的安心,图书馆不是没考虑过,但实在太远了,小区里也没什么可以托管孩子的地方,想要让孩子度过一个有意义的暑假,的确是个难题。

孩子放暑假难倒了父母,孩子应该到哪里去呢?从学生家里出来,我不免沉思起来。

看看设施完备的黄龙图书馆,每天早晨六七点钟,众商家门前还是冷冷清清,而图书馆前面已经排起了“长龙”,这些等候开馆的读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生及其家长,人满为患呀!我这个成年人就遭遇过一早抢位子的尴尬局面。尽管图书馆力求满足读者对公共资源的需求,然而对于庞大的中小学生群体来说,即便扩大阁书馆的规模,增加图书馆的数量,也依然是杯水车薪。

那能不能调动起更多的社会资源,开辟更多的公益场所作为孩子们的假日容身之地呢?譬如暑期接待量较少的大学图书馆是不是也可以向中小学生开放?—些社区能不能以自己的图书室、活动室吸纳本社区的孩子?

回到了我所居住的社区,我不免留意起来,事实是:现有的设施、场所利用开放不够,防备不足,如,图书馆很少有少儿读物,社区的一些活动设施也是成人用的,还有不少设施处于闲置状态。社区的文体图书室,往往是“非牌即麻”;不该接待未成年人的网吧,倒是常看到孩子的身影。现在的社区活动大多向着服务老年人的方向发展,而老年人与儿童喜好完全不同,所以没有孩子的空间。这也许是学生暑期活动缺乏社会组织的一个原因。暑期里的孩子因此变成真正的散兵游勇,一个个呆在家里而不再有群体活动。社会公共文体场所并没有针对学生暑期推出有效接纳措施,就连学校校园在暑期里也对学生关闭,社区居委会不再负责安排学生假期生活。“暑假尴尬”凸显公共资源不足。

问题与思考

1.你认为在假期中,对孩子“放养”或“圈养”可行吗?

2.公共文体资源如何发挥作用?

3.如何协同社区与学校教育,使二者相得益彰?

案例教学参考

据调查资料表明:许多国家的社区服务都很全面、很周到。如美国对学生进行国民教育的最基本途径就是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美国学校下午三点均已放学。依据美国法律规定,14岁以下的儿童是不能单独在家里的。很显然,对于职业家庭来说,必须妥善安排好孩子的校外生活。社区与学校的配套服务很完善,特别是社区的图书馆,藏书非常多,书的类型也多,都是计算机借阅的,还有用计算机阅读的。

当然国情不一样,所提供的社区服务也不—样,但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青少年暑假生活的丰富不可能一味依靠政府提供富足的公共资源,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共同满足该子们暑期生活的需要,应成为社会各方面共同承担的责任。尤其是与居民生活关系紧密的社区,理应发挥更大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充分调动社区的已有资源。组织多样化公益活动,如:琴棋书画综合发展的,锻炼身体坚强意志的,出门旅行上山下乡的,等等,为更多孩子能够享受快乐健康的假期时光搭建平台。

(来源:周俊主编,《学校管理案例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