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但丁惹的祸”
上午举行了休业式,校长代表学校向辛勤工作的教职工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勤奋学习的同学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对获奖学生和先进集体进行了表彰,并向全校老师、同学祝愿新年好。校园里充满了假日来临前的浓浓喜气。
就要放假了,教导处王主任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趁着下午学生不到校,赶紧把本学期的资料整理一下。
“教导主任在哪里?你们教导主任在哪里?”一个男性的声音从外面传来,问话急促,口气严厉。
出什么事了?有学生闯祸了吗?教导主任赶紧站起身来。
“你就是教导主任?你来评评理,这样的班主任称不称职,如果你不能给一个答复,我找教育局评理去。”
看来事情闹大了,王主任倒吸一口冷气。
赶紧给家长让座,沏茶。并耐心地询问是哪位学生的家长。当得知是八年级小A同学的家长后,王主任心里有了一点底。因为小A是这个年级有名的问题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行为规范也很差,这样的学生家长总不外乎反映一些孩子教育上的问题。
“你不要着急,有事慢慢说,学校—定会认真听取家长意见的。不知你今天反映的是什么事情?”
“你们老师的评语怎么写的?从我读书到现在,我还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的评语。这个班主任怎么当的?”
说到小A的班主任李老师,王主任知道她较有个性,平时说话做事不拘小节,在班级管理上也与一般的老师风格迥异。至于这学期的品德评语,为了给班主任减负,教导处的要求是一学年的评语要全面写,本学期的评语可以简单写。不知小A的班主任搞了什么新花样,惹出家长这么大的火气。
“她是怎么写的,能让我看看吗?“王主任一向向家长了解情况,一面悄悄地叫办公室另外一位老师去找李老师,了解一些事情的原委。
打开学生的成绩报告单,上面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王主任全明白了。家长不仅责怪老师的评语写得不认真,更对其中的“走兽”二字勃然大怒。
“请你不要介意,这是但丁的一句名言,我想李老师一定没有恶意,她的本意一定是想用名人名言激励小A同学。”为了缓解家长的情绪,王主任尽量轻描淡写地解释。
“什么名人名言?有这样评价学生的吗?谁能认可这种评语?”
王主任意识到这时的家长首光需要的是理解和尊重,如果一味地和他辩解,矛盾只会升级。接下去的时间里,王主任耐心地听家长解释,真诚地与家长沟通。
渐渐地家长的火气小了。
办公室的老师悄悄告诉王主任,李老师去参加区里的培训了。看到家长渐渐平静了,为了协调家长和班主任的关系,便于班主任以后的工作,最后王主任对家长说:“小A家长,学校一定会找李老师好好谈话,也会让她尽快与你联系沟通。以后请你对李老师的班主任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送走了家长,王主任拨通了李老师的电话。李老师十分无辜地说:“评语不是也能创新吗,我用名人名言就是想搞一点创新。”
“什么创新,你把家长都气成这样了。现在你需要做的是尽快与家长沟通。有什么想法,我们以后再交流。”
第二天,王主任接到李老师的电话,她说事情已经处理好了,她向家长表示了歉意,并重写了一份评语送到家长手中。
一场评语风波结束了。但是思前想后,王主任心里还留下不少困惑……
问题与思考
1.评语要体现哪些特点?对问题学生的评语有哪些基本要求?
2.评语需要创新吗?怎样创新才能更好地发挥操行评定的作用?
3.假如你是王主任,你会怎样与家长沟通,又会怎样与李老师交流?
案例教学参考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从不同的侧面进行的比较公正和科学的评价。所以评语必须具有针对性,要以体现学生的亮点为主,指出缺点时语言要婉转,不能太直白。过分刺激,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可能加重学生负担,不利学生今后的发展。
对问题学生的评价更要全面客观。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那么,在对学生的成长给予评价时,就应一分为二,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情况,不能重一点而轻其他。班主任给问题学生写评语时常常缺乏肯定性语句,就是在于视角太单一。老师要找到学生身上独特的长处,并对其予以充分肯定,让学生找到自信。对于学生存在的不足,不能太苛求又不能视而不见,要以事实为依据,运用发展的眼光,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改进。
把名人名言引入评语,不失是一种创新之举,但用名人名言彻底替代评语,未免过于简单。对名人名言的选择也应恰如其分,不能含沙射影,话中带刺。评语要创新,但创新的目的只有—个,就是让评语更好地鼓励学生进步,端正学生认识自己的态度。只有实事求是、因人而异、恰如其分的评语,才会是受欢迎的评语,也才是有意义的、不流于形式的评语。
评价是教育工具,更是教师手中的一把双刃剑,使用恰当,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潜在动力;使用不当,则会无情地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写操行评语时要淡化“评”字,强化“情”字,充分挖掘其中的语言魅力。把真挚的情感、理性的思考,通过笔墨传递给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拓开新的境界。
(来源:周俊主编,《学校管理案例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