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挥之不去的烦恼——绰号之痒

发布日期: 2014/07/26      浏览次数: 48  


 

挥之不去的烦恼——绰号之痒

自认为相貌堂堂、风度翩翩的甲老师今天却有些懊丧,他走进办公室里,一把拉出抽屉.随手拽出一支烟来,用火点上后,心情才渐渐地平静下来。但一个念头始终萦绕着他,挥之不去:这些学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刚结束午休的甲老师碰上了一件让他啼笑皆非的事。当时,才走出房间的他一到教学楼就看见布告栏旁边围了一群人,他们叽叽喳喳,评头论足,煞是热闹。“什么事,这样有吸引力?”甲老师正纳闷着,年长的乙老师已快步地向他走来。“不得了!布告栏旁边出现了反动标语!攻击你的反动标语!你快去欣赏欣赏吧!”乙老师带着戏谑的口吻说。“不可能吧!”跳入甲老师心头的是这样的—个想法,但双脚还是不由自主地移向布告栏。刚才还人头攒动的布告栏,随着甲老师的到来哄地一下作鸟兽散,走得干干净净。可不是嘛,布告栏旁边雪白的墙上用木炭赫然写着“甲是老猫!甲是疯狗!”甲老师的脑袋一下子就胀大了,血不由得得往上涌。这时,三三两两胆大的学生开始在远处探头探脑,少数还发出嗤嗤的笑声,颇有点幸灾乐祸的意味。甲老师努力地平息了一下心绪,强作若无其事地找了些白漆把它给涂抹了。“谁跟我开这样的恶意玩笑呢?不仅直呼其名,而且还按上了这么两个颇为不雅的绰号。我记得关于对老师的称呼问题,在班里曾经作过言辞恳切的说明,并且没有引起学生的异议呀!怎么说来又来,而且变本加厉,更为离谱呢?”坐在办公室里,随着缭绕的烟雾,甲老师的思绪又回到了开学不久的那次班会课:

当时,甲老师现刚刚接任该班的班主任。他吃惊地发现,作为九年义务教育最后一年的毕业班的学生,有很多日常行为不甚规范。甲老师根据《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有关规定,对部分学生的仪容仪表作了规范。结果,招来了学生的颇多不满。就在第一次班会课上课之前,甲老师无意间听到了学生对他的议论,言辞间颇为不恭。“甲真老土,还要我们不准留长发!你看言承旭,长发飘飘的,多有风度,多酷多靓啊!”“我也觉得甲真烦,我不过就是挂了副耳环,就找我谈了两次话。洛里啰嗦的,不知道干什么!我看他真是个土老猫,一点审美观念都没有!”于是,在这次班会课上,甲专门就对老师的称呼问题与学生做了开诚布公的交流:“同学们,刚才我无意间听到了部分人对我的议论。对人有想法有看法非常正常,我们姑且把议论的内容搁量在一边。就对老师的称呼问题,我想谈点自己的看法,与你们交流。我发觉你们对我很亲热,不仅直呼我的名字,还姓都不带,就跟兄弟朋友一样。古人有云:—日为师,终身为父!言下之意,师与长辈是同一等次的,而对长辈的必要尊敬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它能延续几千年,自有其合理内核。我想,各位在家里想必不会对父母直呼其名吧?说夸张一点,要是诸位这样做了,必会受到十几个打火烧饼的打赏吧!”学生们哄堂大笑。甲老师继续说:“各位要对我表示亲切,也不是不可以,但我觉得时间、空间上要有一些限制才好。从时间上说,现在亲热地叫我为时过早,毕竟我们存在着直接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一般来说,大家毕业以后再这样叫比较好。因为那时的大家就走上社会成为社会公民或进入高一级学校了。从空间上说,当面叫不太好,老师不怎么能接受。你们可以在家里叫,在背后叫,这样可以互不干扰。我这样说,你们觉得怎么样?能接受吗?”甲老师说完后,环视一下学生,他发现学生听得较为专注,似乎也有所触动,而且没有人表示出什么异议,甚至连不屑的眼光也没有发现。甲老师觉得很有效果,不禁很是自鸣得意了一阵子。有时候还大言不惭:把话挑明,与学生直说,这真是诊治直呼老师大名的一帖良方。

不料,仅仅过了几个星期,学生就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反复。

下午第一节课预备铃响后,甲老师走进班内。他勉强压抑住心中的不快,抬头看了看班内的几十位学生。他发现,学生们神情各异:有若无其事的,有偷偷嗤笑的,也有故作正经作肃然状的,还有幸灾乐祸等着看笑话的。但有一点似乎是共同的,他们都期待着甲老师的首先开腔。“大家都看到了布告栏旁边的一幕,对于这幅杰作我真的不想说什么!说老实话,我非常失望,还从心底深处涌上一股难以名状的悲哀,这就是我为之付出心血的教育教学对象们,这就是我的好学生们!公道自在人心,随你们自己去评说吧!都说尊重是相互的。我想,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什么时候都是正确的。你不把我当老师看待,我又凭什么给予你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呢?”说着说着,甲老师突然有些激动起来,变得有此疾言厉色,“假如从事此项大作的人,我把他们父母亲的名字,赫然写在村务公开栏旁边,并辅以所谓‘幽默’的雅号,不知他们将作何感想?”正说着,正式铃响了,甲老师就打住题外话,言归正式开始学科的教学。

果然,这之后的几天,甲老师的耳旁清静了许多,再也没有人公开直呼其名了。于是,甲老师感到了—丝丝的欣慰。

但很快,甲老师又在走廊上听到班内部分学生围在一块啼咕,“老猫”、“疯狗”之类隐约可闻。

“天哪,真是顽症、顽疾啊!难道才二十几岁,我就不合潮流或老朽了吗?”甲老师无奈之下,只能以“左耳进,右耳出”的方式表示超脱。仅充耳不问毕竟有掩耳盗铃之嫌,甲老师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惘然。

问题与思考

1.假如你是甲老师,你会用怎样的方式来处理?

2.你如何看待眼下学生对教师的态度?你觉得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有怎样的心态和行为?

3.怎样才能营造师生间和谐共处的氛围?

案例教学参考

案例揭示了目前初中学生对教师的普遍心态,可以看作是师生关系发展趋势的某种缩影,并且对教师面对这种变化的惘然有所表现。究其原因,从学生角度说,一是缘于生理,心理的早熟;二是由于社会家庭的负面评议;三是缘于网络影视文化的全方位冲击。从生理心理上说,膳食结构的改善,使初中生心理、生理年龄较之以往增长了23岁,使之提前进人自觉期,于是就有了追求独立的意识,并顺理成章地进入“什么都愿意评论,又什么都评论不准确”,“似乎什么东西都懂又似乎什么东西都不懂”的角色,且具有与传统决裂的叛逆意识。这样,他们就会对师道尊严不以为然,对传统美德嗤之以鼻。从社会家庭对学校、教师的负面评议来说,过多的社会诱惑和社会选择让蒙在教师头上的神圣面纱逐渐退去原有的色彩,实际上较低的社会地位及某些舆论的宣传引导,让初中生认为教师实无可以尊敬之处。从网络影视文化的现实冲击来说,包括教育思潮在内的西方文化正日益进入初中生的视野,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判断。追求自由平等民主,也是学生对教师直呼其名、给教师取绰号的动因之一。而从教师这一层面来说,—方面在于传统师道尊严在相当多的教师头脑中根深蒂固,教师心态无法适当凋整,因此感到无法接受甚至无法容忍。另一方面则在于学生“四不像”式的模仿(只重平等忽视尊重,只重权利忽视义务)与西方文化的精髓相去甚远,不适于目前体制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对教师造成了现实冲击。教师、学生两方面的原因,导致了目前的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甲老师的表现,应该说还是较为典型的。如何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确实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思考。

(来源:周俊主编,《学校管理案例教程》,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12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