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精力与方法

发布日期: 2014/08/09      浏览次数: 66  


 

精力与方法

案例简介

校长的主要精力放在哪里?校长思考问题的方法怎样才科学?经过多年的摸索,鲁校长作了如下的回答:   

“领导的主要精力要放在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抓信息反馈。信息只有输入而没有反馈,就不可能把管理搞活。一项工作部署下去,要及时了解反应和效果。不仅看一点,还要看全面。例如搞教育科研,研究发展学生的智力,从学生自己办报、编小剧、制造玩具看学生的创造才干和自治自理能力,乃至学生的体育达标,都不能只以少数尖子为准,而要看参加的人数和达到的水平,看大面积的效果和质量。有了第一手资料,才有发言权。在我们学校,抓反馈已成为一项制度。每周有科研活动,每周六坚持开班主任会议,定期开教研组长会议,这都是为了抓及时反馈,沟通信息。有一次,我们请师大的老师和同学对三年级一个班作智商测量,发现大多数孩子智商都不错,可是智商较高的学生学习成绩并不好。究其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在起作用,把这个现象放到更多班级去验证,情况大致相同。于是我们决定在研究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前提下,注意加强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并且召开家长会,提出同样的问题。组织学校、家庭和学生自己都来重视意志、毅力、自我控制能力的锻炼培养,使情况有了转变。   

深入第一线要花不少时间。我们经常思考的是如何在纷繁的工作中寻找结合点,寻找闪光点,也寻找障碍点。寻找结合点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效率,寻找闪光点龙为了及时观摩,交流推广,提高水平;寻找障碍点见为了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一所学校的工作质量不能只看—、二个先进教师的工作。更不能用一、二个典型去装饰门面,而是要看整个群体素质的高低。这是决定学校质量高低的基础。我们的责任是要把一个闪光点变成一片光明面,要把个别的经验变成成集体的财富,好的校风就是这样抓出来的。学校领导花大力气抓教师队伍的建设,就是抓好群体提高和“代代相传”。学校是一个经常进行新老交替的活体。教师有退休、有调动,也常常补充新生力量。要使学校工作保持自己的传统特色,并不断发展,就要抓好培养新教师的工作:要有老教师传帮带,要让新教师上前线,让他们经世面,在实际工作的成败中锻炼提高。

案例分析

随着现代化的进展,越来越多的校长形成了时效观念,热衷研究合理利用时间,提高管理效率。案例显示出:当教师积极性起来后,校长不能只注意教师花多少时间干工作,还应当引导教师寻找“时间花得不少,效果却出不了”的内在因素,科学地安排利用时间,以提高单位时间内的育人质量和效率。

校长的工作效率往往决定着学校的全面效率,现代化的校长总是十分珍惜时间,注重效率。案例中的鲁校长不是“教师身上有多少粉笔灰,我身上也有多少粉笔灰”,也不是“顶班上课”,更不是“包揽一切”,而是把自己有限的时间集中在处理最重要的事情上,直到取得效果。

(来源:学校管理案例分析)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