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必须为人“完整的成长”提供条件。西工教育“心”理念指向了人的内在关系、内在秩序、内在空间,即指向了“人心”,不仅指向了儿童,同时指向了教师,指向了破解教师和儿童一起成长的密码,指向了破解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的密码,指向了每一个生命实现自我创造的密码。这或许就是西工教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西下池小学一年级,有一个非常特别的小女孩,在她刚刚入学的一段时间里,即便是在上课时间,也经常一个人在校园里玩耍,荡秋千或在沙池里玩沙子。在这里,没有人会干涉她如此的自由。 这样的现象,或许在当今其他学校里,很难见到。很多人会产生疑问,西下池小学的这种做法难道就是他们一直倡导的“爱和自由”吗? 答案会告诉你正是如此。在西下池小学里,他们以为教育就是“心学”,其核心说到底是对“人”的认识,“读懂人”才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务。 那么,到底什么是“心”?西工教育“心”理念蕴含着怎样的内涵?它对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又有着怎样的价值和启迪? 读懂儿童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关注人的“心”,其实就是关注人的内在成长规律,即真正的教育规律。 西工区丹城路小学教师张苑告诉记者,在她所在的班级,有一个学生的橡皮被同伴掰成了两半,这个学生很是伤心,大哭不止。张苑说,如果在过去,她会简单地制止他的哭泣,“不就是一块橡皮吗,至于那么小气吗”,可是她现在知道这个学生大哭不止不是因为“小气”,而是因为自己的橡皮被掰成两半,破坏了他过于追求完美的心理。正是由于读懂了学生,张苑在工作中就特别关注学生的“情绪”,遇到学生哭泣时,她会耐心地告诉学生说“老师知道你很伤心,你想哭就哭一会吧,老师陪着你”,这就是“心教育”中倡导的“同理心”。张苑对记者说,其实学生哭一会儿自然就不哭了,这时教师再来处理类似“橡皮的问题”就不再是什么问题了,即使教师不去介入,平静下来的孩子也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 只有读懂了儿童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我们常说,当下的教育“目中无人”,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对儿童认识的“陌生”,对儿童成长规律认识的“偏差”。这种偏差导致成人(包括教师和父母),总是用爱的名义做出很多伤害孩子的事情。 在传统的错误观念里,儿童就是一张白纸,因此,我们总是以教育者的身份把儿童当作容器、工具,这恰恰让教育走向了反面——不仅学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成长,拥有独立的人格,教师也因此陷入了严重的心理倦怠之中。 其实,儿童哪里是一张白纸呢?现代教育已经认识到,人生来就有“精神”胚胎,正是在它的引领下,从身体出发,经历情绪、感觉上升到心理、认知,然后再经由精神去升华——由此让儿童创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自我。 记者曾经在西工区另一所学校的课堂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小学四年级的女生在展示一道数学题时急得满脸通红,而她所在的小组成员急于要帮助她,但是这样的帮助让她产生了更大的情绪,她带着哭声大喊:“你们不要说话,让我想一想。”这时教师及时示意大家安静下来不要打扰她。过了一会儿,在大家的等待中,女孩儿解出了这道难题,脸上露出了笑容。此时教师和学生都对她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个典型的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当这位女孩的情绪受到困扰时,首先她进行了大胆的表达,表达之后又马上得到了教师和同学的支持,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她的思考被再次“启动”,从而圆满地解决了问题。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成长对于学习的意义和价值。与完整的学习和成长相对应的,是残缺的和碎片化的学习和成长,而导致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对孩子认识的缺位。假如忽略孩子完整的成长,其后果必然导致人的学习能力、情感体验能力和道德实践能力的缺失。 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下池小学提出“爱和自由”、“平等与规则”的理念,西工教育为什么要提出“心”理念,其目的就是引领教师去读懂儿童,真正做到尊重和敬畏儿童,陪伴儿童一起经历“完整的成长”,最终让每一位学生成为他自己而不是父母、领导或教师的复制品或影子。使人成为人的真正含义也正在这里。 由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西下池小学允许那个特别的小女孩不上课,因为任何强制、被动的学习,都是不完整的、破碎的,是不符合人的成长规律的。教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和自由、接纳与尊重,让她因为在家庭环境中受到的“伤痕”在学校找到“安全的心理环境”,得以正常的释放。这个“问题女孩”,在西下池小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她喜欢这里,也慢慢地改掉了很多“习惯”,学会了和他人在平等的规则中相处。教育就是要为儿童的成长提供这样的条件。 课改关键在厘清“关系”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孙瑞雪曾经说过,狮子可以活生生撕扯羚羊,而人却无法做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有一个丰富的内在世界,而动物没有。因此,当我们说教育要使人成为人的时候,那么,教育必须首先关注人的内在世界,否则教育就会走向反面。 西工教育“心”理念对教师的第一个要求是:“读懂儿童”,关注儿童的内心世界,把“一切从‘心’出发”视为一切教育教学行为的起点。 当然,要想读懂儿童,就要构建全新的教学关系、师生关系。只有破解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密码,对儿童、对人的认识才会更进一步,才能触及到问题的核心。 西下池小学每学期都要举行读书分享活动,而这种分享的主要目的,就是让教师认识儿童并认识自己。教师王阳阳和记者分享了她的成长经历。一次她在和大家分享她的教育故事时,说到她给予一个“问题学生”充分的尊重时,自己反而忍不住流下了泪水。王阳阳为什么会哭呢? 如果我们读懂了“心”的话,就会发现这个故事里面蕴含着“关系的秘密”。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常识,那就是成年人所有的问题都来自童年的经历。而王阳阳面对她的学生时,她的内在关系模式自然就会“投射”到学生身上,把他视为“童年的自己”。王阳阳的哭,说明她在童年时代或许和这位学生有着类似被伤害的经历,这位学生所出现的问题情景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了她的内在问题,勾起了她的记忆,使她仿佛又回到了童年时代。正是在流泪的过程中,王阳阳在童年时代所受到的伤痕得到了跨越时空的修复,她也经历了一次重新成长。 其实,对于大多数西工区的教师而言,他们都懂得这样的道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镜子,而在师生关系中,学生是一面清晰的镜子,教师正是通过这面镜子映照出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当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时候,正是对那个“童年的自己”的充分尊重。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尊重。 这就是教学相长、师生相长的秘密。但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成人必须怀着对儿童的敬畏和尊重,研究儿童、发现儿童、读懂儿童。 与此相呼应的是,在儿童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成人是儿童的第一心理环境,或者说成人也是儿童的一面镜子。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面“清晰”的镜子,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或在家庭中造成的“伤痕”,就能得到很好的自我修复,这是儿童实现自我创造最重要的条件。如果教师的“镜子”是模糊不清的,他就会把这种“童年的自己”传递给孩子,后者就会遭遇障碍,无法成为有创造力的自我。 当西工教育的“心”理念把“认识儿童”放在一个至高的地位向教师普及的时候,其实就意味着对人最大限度的关注,也包括对儿童、对教师的关注,这才是教育“去功利化”的真正开始,也与当下学校教育盛行的“应试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就像西工区芳林路小学校长山漫所感慨的,“当下的教育过于注重大脑的教育,太相信理性逻辑,反而低估了心灵的力量”。 按照心理学的解释,之所以观念决定人的行为,是因为人的内在关系模式(内在秩序)决定了人的思维模式、情感模式、行为模式,即外在行为或外在秩序。成人会把固化的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外界,更通俗一点讲,儿童时代父母或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我们,我们可能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下一代,不仅亲子关系如此,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也不例外。 由此记者想到,为什么新课改深入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面对“教中心”到“学中心”的转折,会如此难以接受?因为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他们的童年时代,父母或老师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可能是不平等的、界限不清的、控制与被控制的。当他们把这种内在关系模式“投射”到孩子或学生身上时,就会导致自我失去平衡,因此产生心灵冲突。这正是人的观念改变不容易以及课改推进艰难的根源所在。 当课改打破了教育教学的外在秩序,从“教中心”、“师中心”向“学中心”、“生中心”跨越,其本质就是先从外在秩序上改变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以此确保学生的自主性,使其能够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创造”,并为成人的成长提供一面镜子。这不是教育的“上线”而是“底线”,也是人类进化的“自然”和“必然”。 “心”理念为课改指明方向 “心”理念排除了外在功利的东西,而是直接指向了人的精神价值追求,它倡导“爱和自由”、“平等与规则”,最终指向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整的成长。 西工教育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不仅创造性地提出了“心”理念,还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了新突破,在西工区的”心教育“体系中,“心文化”是“心教育”的“树根”。这一点对于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的变革,在宏观上提供了多元的维度和视角,具有现实且深远的价值与意义。“心教育”是对“心文化”的“树干”,它以教育学、心理学、儿童学为基础,倡导“爱和自由”、“平等与规则”的新理念,遵循人完整的成长规律,为破解当下课改瓶颈,推动课改真正走向深入提供了方向和路径。“新生态”是“心教育”的“叶和果”,具体表现在教育教学关系、师生关系的重建和人的内在世界的重建,三者相互促进,最终实现人的和谐生长。 从西工教育的“心”理念诠释我国当下的课改,我们会发现,十余年的课改之所以能够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成效,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通过对课堂结构的变革,促使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因为课堂是承载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最重要的“场”。从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这3个代表性的学校来看,新的教学观从“先学后教”到“以学定教、以学促教、以学评教”的逐步形成,实质上就是从“教中心”、“师中心”到“学中心”、“生中心”的不断跨越,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毋庸置疑,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的改变始终是课改的主旋律和核心问题,正是“关系的重建”推动了新课改不断走向深入,并渐渐触及到了人的内在世界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这种冲突也在提醒我们,如果教师的内在冲突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或者说教师的内在关系模式最终无法真正建立,学校的课改会因此失去持久的内驱力而停滞不前,甚至走回头路,西工教育“心”理念的核心价值和意义正在于此。 改革,必然带来阵痛。如何引领教师顺利度过“阵痛期”,走出“焦灼期”,唯一的选项就是引领教师走向重新再成长的轨道。这一新的命题的核心仍然是指向人,指向认识儿童,尤其是指向教师在认识儿童的过程中对自身的重新再认识。 这一方面考量着学校领导能否做到像要求教师对待学生那样对待教师,即“相信教师、解放教师、利用教师、发展教师”,力所能及地在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上做“功课”,把“自主、展示、反馈“的课堂教学理念应用于学校建设,围绕学生和教师形成自主文化、展示文化、反思文化,由此打破传统的、行政控制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具有新课改底色的学校文化。 另一方面则是学校必须引领教师走向研究儿童的正确轨道,通过研究儿童认识自己,通过学生这面镜子看清楚自己是怎么了,以此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而对于课改进入深水区的学校而言,恰逢一个良好的契机,这个契机就是由于教育教学外在秩序的打破导致教师进入到了“关系的冲突当中”,对“关系”有了切身的体验。这样教师内在秩序的重建和成长,恰恰可以和新课改从“学中心”、“生中心”出发,重新建构外在秩序的路径实现很好的对接,最终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够体验到对关系的自信、对生命的尊严、对外在世界探索和创造的成就感。 教育必须为人“完整的成长”提供条件,不仅仅是儿童,还有教师。西工教育“心”理念支撑的五块基石,即心环境、心课堂、心课程、心培训、心成长等,均指向了人的内在关系、内在秩序、内在空间,即指向了“人心”,不仅指向了儿童,同时指向了教师,指向了破解教师和儿童一起成长的密码,指向了破解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成人与儿童之间关系的密码,指向了每一个生命实现自我创造的密码。 (来源:中国教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