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校长专业发展短板背后的挑战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60  


 

校长专业发展短板背后的挑战

□ 王占伟

嘉 宾

山东省乐陵市实验小学校长 李升勇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四高中校长 张宏旭

山东省利津县北宋镇第一中学校长 李志欣

校长专业标准最终要靠校长去落实和践行。从校长的视角看,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有哪些?如何加长这些短板?时代需要校长拥有什么样的办学自主权?时代需要什么样的校长管理模式?就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约请优秀校长进行了访谈。

什么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

中国教师报:依照校长专业标准的内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是什么?这对校长提出了哪些新要求、新挑战?

李升勇:这些年中国教育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是学校教育仍然存在很多缺失,总体上可以用“标准、流程、系统”这三个关键词来概括。我们在教育理论、发展方式、学校管理、选人用人、评价考核、教学改革等方面缺少必要的标准。说得好听一点,全国学校都在摸着石头过河,说得不好听就是在原地兜圈子。

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是价值追求和视野胸怀。当政府和社会给予校长充分的办学自主权之后,校长是否具备相应的社会使命感和责任心,能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影响身边的人;是否具备必要的政治敏锐性,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下有正确的判断和坚守;是否具备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专业素养,做一个理论的践行者和创新者,而不是单纯的理论消费者……以上这些不是当上校长或者给予校长权力之后就能自然生成的,而是现代校长必备的专业素养。这样的要求,并没有超出校长的能力范围,但是,对于多数校长而言,确实是一种新挑战。

张宏旭:现阶段,校长专业发展有两大短板。一是规划学校发展的能力,二是领导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

学校发展的起点在于谋划。学校有了长期的、合理的发展规划,一届接着一届干,不倦怠、不动摇、不折腾,长期坚持下去,学校才能有大发展。而现实状况是学校缺乏长期的规划,干起事来急功近利,虽然我们表现得干劲十足,短期之内效率很高,速度很快,但10年、20年过去了,很多问题上还是在原地踏步。有些学校随着校长的更替,办学思路不断改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与新任校长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前任校长缺乏合理的规划有关。

领导课程教学改革的能力也是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校长多数是教学能手,熟悉教学但不熟悉课程,对课程管理、课程开发的意义不了解,甚至不感兴趣。

李志欣: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的短板表现为几个“缺乏”。缺乏学习与研究的习惯和兴趣,不能及时更新和拓展自己的理论知识,不能提炼表达自己的思想与经验。

缺乏学校发展规划,急功近利导致学校应试教育盛行。

缺乏课程改革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脱节,对课程标准和学校育人目标研究不够,导致有些工作违背教育规律。

缺乏改革创新的勇气,注意力不是放在专业上,而是放在人际关系的经营上,工作态度浮躁,缺乏坚守精神。

校长需要怎样的办学自主权

中国教师报:从您的视角看,校长应该获得哪些更大的办学自主权?

李升勇:校长专业标准要求校长具备战略规划能力,这首先要求校长应有一定的任职权。学校战略规划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校长要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任期,不能随意调整。其次,要求校长领导课程,就要有课程设置的权力。国家负责课程标准的制定和监督,学校依据课程标准自主设置课程。再其次,要求校长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就要赋予校长教师选聘权和经费使用权。政府负责制定师生配比标准,核准学校编制后,按教师编制情况划拨经费,具体分配使用由学校自己制订实施方案。

张宏旭:权力和职责是相对应的只有职责没有权力,职责便无法落实。校长的自主权更多体现为一种选择权,没有选择,自主权就无从体现。现实中,校长往往是别无选择,统一的评价标准、统一的检查验收,造就了统一的思维模式。校长的自主权甚至还停留在理念上。长此以往,校长逐渐失去选择的能力,甚至有了自主权也不会使用、不敢使用。

当前,校长急需在以下3个方面扩大办学自主权。一是有引进人才的自主权力。学校发展不但需要大批优秀教师,更需要科研、管理、技术开发、课程开发等方面的人才,没有人才的帮助,校长就无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二是校长应有设置学校内部机构的权力。校长根据学校发展实际,对学校发展进行规划,确立工作的重点和目标,为实现目标就需要设置相应的机构,选择合适的人才。三是校长应在教师的奖惩和内部分配方面拥有相应的权力。校长通过对各种资源合理、有效的配置,可以形成有效的工作导向、舆论导向、价值导向,形成符合实际、具有特色的文化育人氛围。

李志欣:在我看来,应该在5个方面还权于校长:一是还校长应有的人事安排权。学校需要什么样的教师,给教师安排什么样的工作或职务,都应该由校长说了算。

二是还校长应有的经费支配权。一所学校的正常运转和发展,必须有经费做保障。政府拨给学校的公用经费,学校应该享有绝对的支配权。把公用经费支配权交给校长,学校缺什么,校长就能添置什么。

三是还校长必要的教育教学管理权。学校办学自主权中最主要的一块就是教育教学管理权,如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学成果的自主评价等。把教育教学管理权交给校长,可以让学校开设更多的特色课程,办出特色。同时,除了国家规定开设的课程,校长有权拒绝多余的教辅资料,以减轻学生负担。

四是还校长一定的自我评估权。现在学校迎接各级部门检查评估太多,有些标准存在着自相矛盾和相互交织的情况,逼迫学校不得不造假。所以,应让学校学会自我评估,同时接受社会、学生、教师、社区代表的监督。

五是还校长职业话语权。现在的校长成了一群失语者,各种规章制度、评估细则都是教育行政部门和专家制定的。教育行政部门都在指导校长的办学,校长没有机会表达意见,失去了话语权。

如何改进校长管理模式

中国教师报: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现代学校制度,而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校长管理模式,您认为,教育行政部门如何依据标准对校长进行选拔、评价、管理?

李升勇:这里面有个谁来选、评什么、怎样管的问题。有了标准之后是否真的依据标准来选?是由主管部门选?还是成立专门的专家评价机构,在广泛征求家长和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公开透明地选拔?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张宏旭:关于选拔,首先要选拔懂教育的人当校长,而不是选择懂教学的人当校长,其次要选择有战略眼光和长远眼光的人当校长,而不是选择急功近利的人当校长,再其次要选择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人当校长,而不是选择单纯以管理治校的人当校长。评价校长也应该有新的标准和方案,校长能否做到谋划现在,规划未来;校长能否当好教师的指导教练;校长能否通过课程开发、课程设置、课程管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校长能否提炼出独特的、先进的办学理念,形成特有的文化育人氛围……这些都应成为评价校长的基本标准。

教育行政部门对校长的管理属于宏观管理,不应面面俱到。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校长在办学过程中的急功近利行为,明显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行为,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进行有效管理,确保校长的办学能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进。

中国教师报:有人认为,现在缺乏的是好校长诞生的制度和环境,您对此怎么看?校长专业标准的出台,能否改变这一状况?

李升勇:我基本认同“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的说法,但是,我不认为制度和环境是好校长成长的必然。名校、名师、名校长是成长起来的,不是培养出来的。教育制度、教育环境仅是校长成长的外因,校长的价值追求、道德品质、视野胸怀、专业素养等因素是成长的内因。校长专业标准只能解决让适合的人当校长的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让校长成为“好校长”的问题。

张宏旭:有人说,看一个岗位是否重要,关键是看它的破坏力。一个好校长能不能造就一所好学校还需要多种因素来配合,一个不称职的校长毁掉一所学校却是相对容易的一件事。任何制度和环境下都可以产生好校长,关键是社会上评价校长的标准不尽相同,主流价值观认同什么样的校长,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优秀”校长。不同的评价标准对同一个校长得出的结论就会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评价标准的不断变化,给校长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困惑。因此,事情的本质是社会不断转型,观念不断变化,好校长的标准一直在变。校长必须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变化。经营型的校长、抓成绩的校长、埋头实干的校长都曾经是好校长的典型,用现在的理念来看,他们就不一定是好校长。从这个角度来看,校长专业标准的出台有利于大家对好校长的标准形成统一的认识。只要评价的标准是稳定的、先进的、科学的,就一定能造就优秀校长。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3年4月10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