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过程”同样重要
□ 陈大伟
2012年年末,我受邀到一所学校参加教育教学工作年会。会上一位教师说:“我不赞成课程教学‘三维目标’的说法,过程就是过程,过程是实现目的的通道,怎么能成为目标?”此后不久,我又听到一位在高校工作的朋友发表了同样的观点。
教育工作实践者和理论研究者竟然对同一问题持相同观点,这一现象促使我重新审视“三维目标”并梳理对它的理解。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随后,教育部原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做出解读:“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以前,我们关注的多是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和策略来学习的。死记硬背、题海训练得到的高分,掩盖了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存在的问题,所以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
从《纲要》和王湛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三维目标是“一”,将“过程与方法”列为课程教学目标的目的在于改变只关注学习结果而导致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过程与方法”成为课程目标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基于这样的理解,一方面,我们需要坚持“三维目标”的课程追求。如果没有“过程与方法”这一要求,就可能在实际教学中只抓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完全忽视获取知识和技能时内蕴的方法和知识产生的过程。
另一方面,当“过程与方法”仅仅是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时,它可能只被看作是达成一定知识和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途径、中介和手段,也就没有必要成为课程教学的目标。
于是,寄希望于通过重视过程与方法改变学习方式的中小学,形成了凡课都有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闹哄哄的课堂,教育教学陷入了形式主义的泥潭。这是对关注“过程与方法”课程教学目标意义挖掘不足、定位不准的表现,也是“过程与方法”作为课程目标被诟病的又一原因。
因此,我们需要对“过程与方法”的意义、目的重新认识与定位。我以为,作为目标,它和其他的目标有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但其本身首先应该是独立的,这是作为目标存在的前提。那么“过程”是否能成为独立的目标呢?目标指向又是什么?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中说:“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教学是其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当前及今后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对于教师而言,课堂教学是其职业生活的最基本的构成部分,它的质量,直接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态度和专业水平的发展、生命价值的体现。”
以存在主义的视角看,人最后的归宿是死亡,所以存在也毫无意义。但是,人可以在存在的过程中进行自我塑造,在过程中活出意义。
每个人都需要一个精彩的活的过程,这是“过程与方法”作为目标的自足性和自洽性的依据。人需要在活的过程中获得存在的意义,需要在生活中认可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依据这样的前提,“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核心内涵和根本指向是:提升师生在课堂上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
这些年,我不停地观课、议课,遇到很多教师,他们都问过我这样一个问题:你心中的理想课堂是什么样的?在我心中,理想的课堂首先要致力于帮助教师和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在教学内容上要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追求和实现较高的课堂教学效率。
之所以把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一方面,作为愿意正视现实的教育工作者,我不得不承认,当前学生所承受的痛苦已非学生所愿意和所能够承受的,作为教育人,我们不能对学生的痛苦熟视无睹,不能不拿出改变的决心和行动。另一方面,学生需要用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此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状态能极大地影响学习的效果,快乐的课堂、积极的学习状态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更有利于成绩的提升。因此,学校给学生提供的学校生活,教师为学生创造的课堂,不仅要促进学生得到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而且应该使学生体验幸福、享受幸福。
教育,不仅需要一个伟大的目标,更需要一个美好的过程。我们关注未来,也关心当下。希望更多的教师不要忽视“过程与方法”,通过提高课堂质量提升师生的生存质量,创造幸福的教师生活,让学生享受幸福的学习生活!
(作者系成都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3年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