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创造城乡接合部课改的奇迹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的课改之路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61  


 

创造城乡接合部课改的奇迹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的课改之路

□ 文 艺 井 华

  这是一所地处城乡接合部的普通高中,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考竞争压力的增大、全区末流的生源,曾一度成为掣肘她发展的瓶颈……然而在短短几年间,课改就让她进入了区内同类高中的前列,成为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示范学校、广东省绿色学校,并在201212月通过了广东省德育示范学校的评估验收。

  她曾经是一所默默无闻的高中,如今,省内外兄弟学校纷至沓来,兴致勃勃地研究、学习她的课堂文化和班级文化。她的课改辐射力正在持续扩大,并强势推动了顺德区的改革进程。

  这是一所回归教育本质的学校,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从这里毕业的学生因为度过了以“自主”为主题的学习生活而变得充满阳光、充满自信。

  这,就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和她的课改奇迹。

  抓住契机,成功突围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是远近闻名的水乡、侨乡,乐从中学就坐落在这个迷人的岭南小镇上。乐从中学成立于1956年,原名沙滘中学,改革开放后,两易校址,办学规模不断扩大。20069月,学校搬迁至位于佛山市新城区中心的新校区,成为一所规模近70个班、容纳3500多名学生的独立高中。

  2008年,与乐从中学一路成长起来的曾盛华走上了校长的岗位。上任第一天,他发现不少教师的课堂依然是传统的,他陷入了沉思:新校园固然令人喜悦,但怎样才能让学校突破发展的瓶颈?无疑,突破学校发展的瓶颈关键在课堂!此时,曾盛华想起了自己2001年在北师大参加校长高级研修班的经历,从那时就萌发的新课改之梦又一次清晰地浮现在他眼前。必须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他感受到了作为校长所肩负的使命。

  乐从中学是一所“典型又非典型”的农村中学。说她“典型”是因为在当地“重商轻学”的传统下,学校录取分数线每年都是顺德区最低的;说她“非典型”是因为这里的教师很多是来自“211工程”的师范名校。在这样的校情下,怎样的改革力度才能让高素质的教师接受呢?此时,刚巧学校将迎接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这让曾盛华眼前一亮。在教师大会上,他对大家说:“要想顺利通过省级评估,大家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掉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甚至无效行为,构建有效课堂!”

  什么是有效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变传统的师本位为生本位,改善师生关系,提高课堂效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都忙碌起来。曾盛华还不失时机地请广东省教科所的专家前来讲座,在校内开展评优课比赛并邀请相关专家点评,也曾带着教师去其他学校听课。不知不觉中,新课标的要求已一点一滴地渗入教师的脑海中。

  一个学期后,评估团如约而至。此时,已有不少教师对有效教学了然于胸,学生利用导学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效率也有了很大提高。听完3天总计100多节课后,每一位专家都惊呼:“这一点儿也不像农村的学校,师生的表现多么阳光!多么自信!”那次,乐从中学的课堂教学水平评估获得了佛山市所有学校的最高分。

  改革取得了开门红,曾盛华信心倍增。但他依然希望改革能够民主地推行,对此他有一个比喻:“左撇子习惯用左手,如果强制他用右手,不遵从就不给饭吃,他一定会反对,这不可行。但如果让用右手的人拿得更多,让左撇子感觉到必须改变才能拿得多,这是可行的。”随着改革的推进,一些顽固的老教师渐渐感觉到自己与改革者相比,师生关系没那么融洽,课堂教学有些力不从心,教学成绩也渐处下风。学校还让改革突出者上示范课、介绍编写导学案的经验,一个个环节树立标杆。评价变了、氛围变了,知识分子的面子挂不住了,用“右手”的人自然越来越多了。

  两大课题,两个核心

  曾盛华深知,改革要深入,光靠行政推动是不够的,必须依靠教科研的引领。2009年,乐从中学成功申报省级课题“乡镇普通高中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组织’构建的研究和实验”,借助课题更科学、更深入地推动课改。在这一课题下,学校将“有效课堂”提升为“高效课堂”,追求从备课到课堂教学再到课后检测的更加高效。如何实现“高效课堂”?曾盛华认为,改革已经让大多数人都动起来了,下一步就要把他们团结起来。为此,他又提出了两个核心——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教学研究团队和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管理团队。

  备课组长是备课组的灵魂,必须有责任心和创新精神。乐从中学每个年级都实施3个层次的分层教学,以备课组长为核心,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小团队也更容易融为一体,备课组每周有4节课的活动时间,教师要对导学案精心准备、广泛交流。备课组还会上先行课、研讨课或示范课,为了打造好“这一课”,大家共同探讨、出谋划策。过程重于结果,一起奋斗的历程让教师统一思想、共享智慧,最终走向行动自觉。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首先,各班以班主任为核心聘任科任教师,科任教师也有选择权,即实行双向选择制。班级教师团队组建后,班主任要联合各科任教师制定并实施本班的发展目标、教学方法、管理措施等。学校绩效评价不看个人看集体,一旦学生某科目的学习效果不理想,班主任要和科任教师一起研究,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两个核心,催生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也解决了课改中最重要的一件事——落实。

  2011年,乐从中学基于“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又提出了“构建乡镇高中‘和谐课堂’的教学研究”课题,目前已被列为顺德区重点课题,并被区教科研办公室推荐为省级课题。所谓“和谐课堂”,是指课堂各要素达到统一、共存、协调,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师生自由、健康、愉悦地发展。“和谐课堂”包含“高效课堂”,它具有鲜明的人文取向。“和谐课堂”首先要处理好师生关系:教师主导教学活动,学生是学习活动主体;师生合作开展教学活动,师生互动开展探究;师生地位平等,师生结伴同行。此外,还要处理好师生与教材的关系,以及师生与评价的关系,等等。至此,乐从中学43大步的改革已基本完成。

  和谐课堂,三大要素

  今日的乐从中学课堂是什么模样?在林老师的一堂数学课上,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按照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全班展示、归纳提炼、达标检测5个环节层层展开。自学时,学生沉思;讨论时,大家小声争辩;展示时,场面热烈有序。从展示中可以看出,学生的思维很活、探索很深、问题很尖锐,完全不像低中考分数进来的。整堂课,教师基本都在表扬和鼓励,师生关系和睦融洽,课堂效率很高。

  这就是学校目前推行的“135和谐课堂教学模式。所谓“1是指以“和谐”为主题。“3代表“三学三查”,“三学”指学生层面,包括“一独学、二对学、三群学”,“一课前学、二课中学、三课后学”;“三查”是指教师层面,包括“一导学案调查法、二反馈调查法、三协助调查法”,“一学生独学时查、二组内小展示时查、三达标检测时查”。“5则表示课堂的5个基本环节。和谐课堂的构建,离不开3大要素——导学案、自主合作学习组织和管理评价机制。

  按课本自习对乐从中学的学生来讲有很大的难度,导学案的作用在此时突显。导学案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导航仪,它解决了3个基本问题:我要走向哪里?(学习目标);我如何到达?(学法指导和学习素材、问题设置等);我如何判断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评价与检测)。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教师也会给予“适用的导学案”。如高一(上)是填空书本,让基础差的学生知道怎么看书;高一(下)是填空思维,把教师的思维过程留空,引导学生学会思维;到了高二就是构建学生自己的思维,把大问题分解为小问题,让学生顺着台阶往上走。

  导学案的编写由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完成,基本流程为:个人“主备”(形成“初案”)——备课组“集备”(形成“共案”)——课前个人“复备”(形成“个案”)——课中“续备”——课后“补备”。为了提高教师编写导学案的能力,学校还组织了编题能力大赛、解题能力大赛和讲题能力大赛。经过不断的磨炼,每个学科都出版了优秀的导学案,主抓教研、教学的行政人员总结说:“编写导学案,一是提高了课堂效率,二是减轻了学生负担,三是实现了资源共享。”

  在乐从中学,人们称“学习小组”为“学习组织”,以突出其像“小班”一样的稳定性和任务的多样性。课堂学习以“学习组织”为单位,组建组织时,由班主任引领,科任教师参与,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把学生分成ABC3个层次,然后平衡、协调组合到各个组织。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式,一般每组68人,各组员又按成绩高低交叉结成对子,以便进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学习。

  分组后,每个组织要选出两位组长——学习组长和常务组长,学习组长负责领导组内学习和探究、检查学习任务落实情况,常务组长则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班主任和科任教师负责对组长进行培训,并让组长明确3个问题:一是为什么组建组织,二是组建后怎么操作,三是怎样提高学习能力。根据经验,教师一定要让组织中的大部分人有事可干,让他们觉得受到教师的重视,还要敢于让一些存在问题的学生去做事,不断地表扬、激励他们,从而引导他们慢慢转变。

  依托“学习组织”,学校还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各班都有以“学习组织”为单位的和谐课堂学习评价表和思想表现、课外活动评价表。在课堂展示中,低层次学生比高层次学生加分多,经常提问的学生加分多。在每周的班会课上,优秀小组、优秀个人的照片会挂上班里的“荣誉树”;在每月一次的总结会上,班主任会邀请校领导、年级长给学生颁奖。虽然只是一张小奖状、一支笔,但对学生来说却会形成心理暗示,他们会让大家看到,自己每天都是优秀的。

  一个支点,全盘皆赢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地球!”课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支点,而课改就是一根有力的杠杆,撬动了乐从中学的整体办学质量。近年来,学校高考成才率位居顺德区20多所高中的前茅。2012年,学校高考一本、二本上线人数位列全区同类学校首位,中考成绩300多分的学生有多人考上了本科;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水到渠成,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显著提高,教科研课题做得有声有色。

  曾盛华认为,改变不良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一定会激发出学生巨大的能量。如今,性格内向的学生、学困生都能上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不少家长对教师说:“我的孩子以前在家从不说话,现在每星期回来都主动跟我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一位进校时成绩落后的学生,去年考上了北京服装学院,在2000多人参加的学生会部长竞选中,他竟然选上了!他爸爸高兴地问他:“儿子,你真厉害,你演讲的时候不怕吗?”他自信地说:“在乐从中学时我经常上台展示,能力和胆量早就在课堂上锻炼出来了!”

  课堂效率的提高也使得学习变得轻松了。现在,学生80%的学习时间都在课堂上,学校一天只上7节课,而且通用技术、信息技术、美术、音乐还照上不误。课余时间,社团活动也搞得红红火火,连高三教师一到下午放学都会一头扎进羽毛球馆。看着眼前青春洋溢的景象,曾盛华从心底觉得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

  4年来,乐从中学一步一个脚印,创造了一个农村学校课改的奇迹,改革得到了全区乃至省内外学校的关注,中山大学的教授也对学校的课题高度肯定。许多人疑惑,乐从中学课改为何如此轻松?其实这背后隐藏着诸多深层次的原因。首先,他们有曾盛华这样一位静心研究的校长,他很早接触课改,对课改有着深入的理解。其次,他们抓住了一个巧妙的契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再其次,他们有一支优秀的、充满凝聚力的教师队伍。正是这些,使得乐从中学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草根的、令人赞叹的课改之路!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3年1月9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