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要有高远追求
□ 罗刚淮
某市教育部门制定教育“十二五”规划,拟培养一批教育家。教育局考虑这种培养需要自身积极参与才行,因此让校长和名师自己申报,可是一周下来没有一人报名。会议上,局长有意探询大家意见。有的校长说条件太高,自己不够格;有的说自己太年轻,还需要历练。更多的则是推辞,说不想参与那么多的学习培训。“让年轻人去吧”,几乎成了校长们的口头禅,但他们也只有40多岁,正值年富力强的好时光。局长很不解,作为教师的杰出代表,正值盛年的一校之长,为何如此不求上进呢?
对于教师而言,当上校长难道就是职业发展的高峰?事实上,不少教师经过努力做了校长后,就失去了上进的动力,定位于“看家守业”,不再有奋斗的方向和动力。这背后固然有缺乏激励校长成长的体制因素,校长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得好不如说得好,说得好不如拍得好,从而使校长的思想和精力不放在学校发展上,不从根本上去努力创新,锐意改革,发展学校。
但面对良好的校长培养机制却一味推托,暴露出了校长们不思进取的心理。此外,更重要的是一些校长本身缺乏教育理想,缺乏真诚追求教育梦想的精神,患得患失,满足于现状而不思进取,缺乏求真、求美的人生追求。这些都导致了许多校长成长到一定的高度就停滞不前,不再有更高的理想追求了。温总理曾经深情呼唤“教育家办学”,因为校长只有成长为教育家,具备教育家的学养和视野,才可能带领好一所学校,培养出一批具有健全人格的未来人才。最具备教育家培养潜质和条件的校长群体,如此不思进取,于国于民于己,实属可惜。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校长只有拥有崇高的理想追求,才可能造就适应未来的人才。对此,校长要重新认识教育的使命和校长的责任,开阔眼界,多考察学习,多思考探索。特别是一些名校校长,在区域内觉得自己学校最好,不把别人放在眼里。但是实际情况如何呢?现在的课程改革风起云涌,许多改革典范学校层出不穷,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学校因为改革创新而一举成名。在我看来,这些学校的校长才是真正的教育专家,值得尊重。
校长需要进行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不少校长也许能称得上是教育上的行家,但不能称为管理上的行家。有的学校甚至还处于人情管理、糊涂管理的状态,缺乏科学性和计划性,缺乏统一的制度标准,凡事依赖校长个人的影响力去落实,这是很可悲的。这样的校长往往缺乏专业化的管理常识,更别说对学校的教育与管理有宏观的视野、精深的理解和全新的突破了。期望这种非专业的学校管理者带领学校走向现代化的发展之路,无疑是荒谬的。因此,校长应该对自己有明晰的认识,需要不断学习,以补足短板,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校长是学校发展的核心人物,深刻影响着学校的发展。作为校长,只有认清形势要求,明确责任使命,勤于学习思考,敢于探索创新,才能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施展抱负,实现理想,发展学校,成就自我。
(作者单位系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