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育合格的标尺
□ 李玉柱
我曾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有位一年级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得了99.5分,却给父母留下这样的字条:“爸爸妈妈,我这次没考好,请原谅。”
为什么孩子考了99.5分,还觉得“没考好”?难道只有100分才算“考好”了?
我知道这样一所学校,教学质量甚高,小学一、二年级考试,100分的孩子比比皆是。怎么办,为了进一步“区分”,学校又有了新招儿:不仅要看分数高低,还要看交卷的顺序,同是100分,交卷最早的为第一名。这个考了99.5分的孩子,在班里差不多就是倒数的名次,难怪会写出那样的字条。
我赞同以考试的形式考量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但极力反对人们把考试异化成了一种甄别工具,判定孩子的优劣。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内容相对简单,加之现在很多家长十分注重学前教育,孩子在上学之前,就已经对这些内容滚瓜烂熟,考试得100分,并非难事。但是,一、二年级的孩子毕竟年龄还小,他们的智力发育、认知水平、思维方式、表达能力等各方面都不稳定,因此,就算内容烂熟于心,面对试卷上眼花缭乱的题目,也难免“粗心大意”,别说丢0.5分,就是丢个10分8分也在情理之中。
我儿子上二年级时,一次考试有道题目是80+1,儿子的答案是等于80。虽然我丝毫不怀疑儿子的计算能力,但最后的分数却残酷无情地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考100分和考99.5分的孩子学习水平差别到底有多大?何必非让孩子为了满分和第一而埋身书本不能自拔,把分数和名次当作成功的唯一标准,当作毕生追求,甚至是生命的全部含义!
在考试的问题上,我非常欣赏美国人驾照考试的方式。在美国考驾照,80分就合格。当你在计算机上完成了80分的时候,计算机即自动关闭,其他的题目无需再答了,即使你渴望考个满分都没有机会。
美国驾照考试的做法给我们以启示:可以有考试,考试也可以有标准,但这个标准不是100分,而是合格即可。因此,人们可以过得很轻松,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实践,自然而然就将技术烂熟于心。
我们的教育完全没必要如此注重分数和排名。为了追求“高分”和“名次”,将学习定义在了考试范围这个狭窄的胡同里,即便孩子把“胡同”内的知识弄得滚瓜烂熟。可是,出了胡同,面对大千世界,孩子就会眼花缭乱、迷失方向。
孩子要进学校学习知识,就不免要考试,但考试不应只追求高分和名次,我们要给孩子一个“合格”的标尺,而不是苛求满分和第一。
有了合格的标尺,孩子学习就没有了压力,就会学得轻松快乐、游刃有余,就会有时间去培养自己的爱好,发展自己的特长,让生活更加绚丽多彩;有了合格的标尺,才能真正“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有了合格的标尺,才能真正回归“教育的根本目的”,让孩子自由、全面地发展,才有可能从孩子中培养更多的像郭沫若、鲁迅、李四光这样的杰出人士!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东平县接山镇教科研中心)(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