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教育要“以人为本”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55  


 

教育要“以人为本”

□ 刘红梅

  作为时代发展产物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已被众多教育者接受并积极实践着。所谓的“教育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教育的本源,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珍贵、什么最值得关注。教育以人为本就是要把实现受教育者的根本利益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

  受一度盛行的唯科学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离,一味地强调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认为教育是成“材”、成“器”的物化的教育,而不是成“人”教育。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说:“当今的教育从根本上偏离了它本真的意义,成为了一种在工具理性操作下的功利主义教育。”教育以人为本反对教育目中无“人”。教育应作为一种培养人、塑造人的活动,直接作用于个体的方式把人类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一定的时代精神内化给受教育者。

  教育中以“什么人”为本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探讨“以人为本”的实践主体问题。作为一种人对人的活动,教育是由多种人际关系构成的。而师生关系无疑是其中最主要、最基本的,它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并渗透于各种教育方法之中。传统师生关系是以“物”的范式而进行的,它的立论基础是知识论和决定论。知识论立场使学生只能片面发展,决定论立场则使学生处于被动的位置。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王啸认为,在传统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就是法律,就是工厂流水线上的监测员,就是动物驯兽师。他支配着、决定着学生的一切,学生只能处于“物”一般的被动状态、服从状态,任由作为外力的教师打造、决定,没有丝毫个性和自我可言。而一旦以“物”的方式进行教育,就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培养“人”的宗旨。这种“物”的范式、实证的范式在教育中泛滥的必然结果就是教师只是“教”,而抛弃了“育”,把“育”从教育中抽掉,使“教育”沦为不折不扣的训练与操作,不再有“意义”,不再有“理想”。

  教育以学生为本,需要教育者在头脑中真正树立起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意识,尊重受教育者的人格,不把受教育者当作“工具”,不是像驯化“动物”那样对受教育者进行改造、加工和训练,而应是对“人”的方式来设计,以”育“为根本,以关怀为底蕴,建立一种“人是目的”的新型师生关系。以人与人之间的“关切”和“尊重”作为师生之间最基本、最重要的关系,取代传统的“操纵”、“决定”。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才能找回“人”的尊严。一方面,教师不是仅仅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走近学生,更是作为一个“生活者”以他完整的人格走进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并非是决定者,而应是引导者。

  当然,仅仅是教育者做到以受教育者为本显然是不够充分的,教育作为国家的事业,必然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提出的“学会关心”表明了世界教育的一个发展趋势——人性化。教育应该放飞人性,当“人”有活力时,世界才会生机勃勃。有人“希望学校是学生去过的最美的地方”,现在中国的学校很少有能达到这一点的。青少年将最美好的时光留给了学校,学校又“回报”了他们什么?笔者认为,教育应给受教育者带来幸福感,教育唯有以人为本,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对人性的引导,关照人的精神世界,激励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才能培养出心灵健全、灵魂丰富、大写的“人”。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职业中专)(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9月26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