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传奇校长”彭保祥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106  


 

 “传奇校长”彭保祥

□ 高 影 韩世文

  他很平凡,在教育岗位上打拼26年,还是一个“小”校长;他又是一个传奇,担任校长期间,一批批名师在全国、省市大赛上获奖,一个个管理干部外调成为独当一面的领导,4所学校更是先后被他带上了发展的快车道。

  他年过不惑,却始终拥有青春的朝气和活力,总是在师生群里快乐地游走;他身上充满“磁性”,不论在哪个学校工作,总能带出一支不一样的队伍,带来一份不一样的人气;他提倡“我主动”的发展观,他带的队伍,总能在各种比赛中“主动”夺冠;他总是将教师推到前台,自己甘愿做“人梯”,躲在背后默默地观察、“琢磨”——他相信教师的能力,乐见他们取得成绩,获得成功。

  他的点子不少,出手即见效;他的智慧,有目共睹,有他在,教师的心中充满力量……他就是河北省邯郸市曙光小学校长彭保祥,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教育管理者。走近他,发现一段不平常的教育之旅,发现一颗动人的教育心……

  走进河北省邯郸市曙光小学,目之所及,到处洋溢着师生们的笑脸,随时都能感受到师生们的活力,每个人都迸发出一股信心满满的朝气。这笑意、这朝气,这精气神,让校园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也都有了生命般的热烈。

  好学校写在师生的脸上。一所到处飞扬着笑声的学校,一所到处彰显着干劲儿的学校,一所无处不精神的学校,无疑是一所好学校。而校长,就是这所好学校的灵魂。

  让我们走近曙光小学校长彭保祥,探秘一个普通的体育教师,是如何成长为学校精神领袖的?在他20多年的教育生涯里,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初为人师:体育精神不关乎“第一”

  1987年,血气方刚的彭保祥从邯郸市教育学院毕业,怀着对教育的真诚向往,来到丛台区北关小学。体育教师,成了他教育生涯中的第一个角色。

  那时,体育并不受重视,但彭保祥没有选择混日子,他想得最多的是怎样把体育课上好,而他最大的梦想就是带出体育拔尖的人才。

  当时的北关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生源复杂,有900名左右学生。为了实现梦想,彭保祥在没有学校支持的情况下,自己组建了体育队,人数一度达到百人。那段时间里,每天早晨5点,彭保祥跑步10公里,辗转4个村子,把孩子们一个个叫醒,集体晨训,然后自己掏钱为孩子们备好早餐——他每月的75元工资,基本上都贡献给了体育队。

  李强是彭保祥带的第一届学生,在学校里是出了名的小霸王,逃课、打架、顶撞老师,凡是学生犯过的错误,他一个也不落。第一次上体育课,彭保祥就遇到了李强的“挑衅”:“老师,你怎么不跳呀,你给大家跳一个!”彭保祥没有生气,一个背跃式,越过了比自己身高还高的横杆,学生们一下子就被震住了。李强也彻底服了:“老师,我听你的,你让我干啥就干啥。”

  “新老师与别的老师不一样,他没有‘找我事’,而是带着我们做游戏,一块踢球,一起玩耍。”如今,李强已是一家公司的经理,谈及彭老师,他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当时的李强还发现,彭老师不仅喜欢每一个同学,而且还能一视同仁。很快,彭保祥就成了学校里的“人气王”,也因为“仁义”,走到哪儿,不仅有一群“小粉丝儿”跟着,还有一批体育老师跟着他“玩”。

  一年半的时间,学校的体育成绩从全区最末一跃成为全区第一。后来,彭保祥又带着校队连续拿了3年全市第一。当时,只要是北关小学体育队外出比赛,成绩甚至比整个丛台区还好,邯郸市各类体育赛事的纪录,基本上都被彭保祥带的队伍破了。

  后来,由于成绩突出,彭保祥调任丛台区教育局体育科长兼体校校长。作为一位普通教师的彭保祥,被直接任命为校长,这在丛台区还是首例。他没有辜负人们的期望,邯郸市各类体育纪录,一次次被体校的学生打破,彭保祥一度成为“体育第一”的代名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体育运动能力强的人,团队意识强,有自我牺牲精神,毅力顽强,有超强的组织能力。他们并不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回想起那段风云岁月,彭保祥越发觉得,体育带给人们的不仅是身体的健康,更锻炼了人们的毅力和能力。也是在那段时间里,彭保祥开始真正地观察“人”、研究“人”,这或许为他后来带出一支支过硬的团队,不断提出诸多教育理念与方法,提供了很多实践经验和研究经历。

  直面“问题”:把矛盾体变成和谐体

  不论是机关工作的安逸,还是管理体校的辉煌,都没有改变彭保祥心中的挂牵,他的心一直驻扎在学校。3年后,他选择了柳林桥小学。

  在地处偏远郊区,办学条件简陋,由不到30人,且一半以上均是年过半百的老教师构成的柳林桥小学里,彭保祥开始真正品尝“校长”这个不一样的角色和责任。

  “要想给孩子们一个好的氛围,没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教育团队,没有一个好的校园环境,是不现实的。”重新回到热爱的校园和可爱的孩子们身边,走上校长岗位的彭保祥发现了学校发展的难处,发现了教师职业的不幸福。

  在一次次的艰难和挫折里,彭保祥不止一次在心底告诉自己,我要对师生负责到底。此间,为了得到村里的支持,他多次拜访村委会班子成员,与他们成了“铁哥们儿”;为了解决老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职业倦怠问题,他亲自带队搞科研;为了改变破败的校园面貌,他带领十几个比他年长的教师,一起挥锨抡镐,汗洒校园……一所崭新的学校,就在人们的期待中,成长起来!

  彭保祥的敬业与奉献,人们看在眼里,记在心底,他也因此获得了丛台区教师测评第一名。2000年冬天,由于群众基础好,彭保祥走进了中华桥小学,接任校长一职。

  中华桥小学曾经是邯郸市首屈一指的名校,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教师队伍涣散,学校如一盘散沙。彭保祥临危受命,开始了自己的“八年抗战”。

  彭保祥到中华桥小学第二天,元宵节刚过,由于刚下过雪,校园内积雪成堆。新官上任的彭保祥想“放把火”,他依着惯例,发出了校长命令:按照责任区分工,教师各自打扫,半小时后检查。

  半小时过去了,整个校园里只剩下彭保祥一个人和满院的积雪。“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彭保祥陷入了深思。

  3天,彭保祥放出话来:有什么问题,可以和他单独谈。结果,几十个教师呼啦啦把他的办公室围了——大家都有事。为了重新开始,彭保祥向大家保证学校工作做到“三公开”,透明管理;他又用了两个月时间,走遍了86个教师的家,推心置腹地与教师交谈。一轮谈话下来,彭保祥走了300多趟,瘦了20斤。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保祥的诚意,并没有真正打动教师,表面上风平浪静、按部就班,骨子里谁也没把工作当回事。领导班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面对这种局面,到底该怎么办?

  彭保祥想出了“招”。为了解决教师不上课、上课不进班的问题,他也不批评,直接拿起书本,走上讲台,自己上课,该上课的老师走也不是,看也不是。几分钟后,彭保祥觉得时机差不多了,又主动走下讲台,让位给老师。几次“实践”之后,老师们“怕”了。

  在解决教师矛盾时,彭保祥同样够“狠”。他将关系好的、带头闹事的人安排在一个办公室,给他们创造条件;刚毕业的年轻人,则拉到自己身边,不让他们受影响。时间久了,原来关系好的,闹起意见来,彭保祥佯装不知,不闻不问不批评。等他们坐不住了,来找彭保祥讨说法时,再出手,事半功倍。与此同时,同一项工作他又专门分配给有矛盾的两个人做,责任共担。在“合作”中,一对对矛盾体逐渐变成利益共同体,他们在口中“骂”校长“狠”的同时,也因为共同做事而逐渐消弭隔阂……

  第二年冬天,又是一场大雪,彭保祥只身一人到校园铲雪。这次,先是领导班子成员看不下去了,拿起了铲子,年轻教师也陆续参与了进来,老教师们也坐不住了……最后,全校教师集体铲雪。这次铲雪后,所有人开始劲使一处、心想一处……差不多两年之后,彭保祥才真正开始在中华桥小学“干正事”。

  巧带队伍:校长要敢于示弱、做人梯

  “再好的制度,也要关注人;教育最重要的事,就是解决好人的问题。”在中华桥小学,彭保祥用最真实的情感关注每一位教师,向每一位教师投去最关切的目光,把每一股力量拧到了一块。

  彭保祥还总结出了当校长的“秘诀”:其实就是个装傻的过程。他倡导不表扬先进,因为公开表扬先进,往往是给先进获得者“树敌”,促其“落后”,先进只适合在私底下肯定;他从不和教师争荣誉,往往还要“让”给其他人;他善于用活动凝聚人心,在活动中树立师生的荣誉感,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教育是个示弱的艺术,也是个施爱的艺术。”彭保祥说,管理必须给大家犯错误的机会。所以,彭保祥带的教师,敢跟校长开玩笑、起外号,即使犯了错,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批评。

  在教师评价上,彭保祥倡议评选“默默无闻奉献之星”奖。他还要亲自写颁奖词,在元旦联欢会宣读并颁奖。那个时候,往往感动一大片,也让全体教师重新认识一批默默无闻的同事。后来很多外校的同行,发现彭保祥所在学校的教师队伍特别敬业,也特别具有凝聚力,他们以为是学校的福利好。但在老师们看来,是因为大家为了一个目标共同奋斗,特别是跟着彭保祥有奔头,有幸福感。

  除了精神和物质上的激励,彭保祥还给教师们一种时间上的奖励,即教师在忙碌一段时间后,为他们提供自由支配时间的机会,奖励“休息”。他还帮助教师规划远景,并一步一步帮助其实现。刘燕就是学校的名师发展榜样。当初,彭保祥听了她一节英语课,发现她很有潜力,但建议其在语文学科发展。于是,建议她去找教学副校长石琰。在刘燕软磨硬泡的过程中,石琰受不了了,便去找彭保祥征求意见,彭保祥推脱:你来作主!当石琰同意刘燕转行后,彭保祥又鼓励和帮助刘燕提升专业素养。很快,刘燕便在教学中“打败”了在当地“统治”了10年之久的名师。

  在解读这个事件时,彭保祥非常坦诚:一方面是帮助名师成长,同时也尊重和锻炼了“二把手”的管理才智——因为后来石琰还津津乐道于自己培养的刘燕呢!也因为如此,当石琰调任赵都小学校长后,她很“适应”,也就更理解当年彭保祥敢于放手放权的管理策略。石琰感慨地对记者说,彭保祥最大的“才能”,便是人尽其才。

  苗玉兰也是彭保祥带出来的“徒弟”。当年正是彭保祥帮助她渡过难关,告诉她“工作要讲究方法,要学会统筹安排;做工作不仅要当将才,还要当帅才”。如今,苗玉兰独当一面,在丛台区实验小学校长的岗位上,做得游刃有余。

  “校长是个人梯。”彭保祥说,如果校长总是逞能,教师永远无法发展。因此,校长要学会示弱、装傻,这个与教师教学同理。在彭保祥的学校,校领导们经常要“跨领域”干不属于自己主管的业务,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互相了解,互相体谅,实现了团队的共同成长。很多离开了彭保祥,到了别的学校当了校长,都非常感慨:曾经不理解彭校长,现在才发现,彭校长是自己遇到的最好的校长!

  彭保祥把他在中华桥小学的经历,称为第二次创业,而且一干就是8年。他离开的时候,学校学生人数从1300人,发展成为2600人,恢复了曾经的名校地位。中华桥小学曾经的6个副主任,如今全部成长为当地有名的校长。(下转11版)

  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长。

  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发展。

  多给学生一点权力,让他们在“我主动”中选择。

  多给学生一点方法,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创造。

  多给学生一点机会,让他们在“我主动”中成功。

  多给学生一点赞扬,让他们在“我主动”中快乐。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7月11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