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留住教育之根

发布日期: 2014/08/11      浏览次数: 94  


 

留住教育之根

□ 袁 柳

  初识张中行,还是若干年前读他的一些忆旧散文。后来读了师范,接触到教材发展的历史,又因为爱好古代典籍的机缘,陆续读到了张先生编选的一系列文化读本,如《文言文选读》、《文言常识》、《文言津逮》、《诗词读写丛话》等。几年前,张中行先生仙逝,“国学大师”的誉美之词此起彼伏。从我所接受的滋养来看,我宁愿将张先生看成一个教育家,一个不断拉近传统文化与普通人距离的文化传承者。

  供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张中行先生其实是一个平凡的人,如果不是因上世纪90年代初的“散文热”,他所写的一些忆旧文章渐为人知,或许他将和许多并不得志的文人一样,只是在自己生活工作的小圈子里赢得些许喝彩。不过,张中行先生像出土文物一般被挖掘出来一点都不意外,他们那一代知识分子训练有素,所接受的教育既为他们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又教会了他们独立读书治学的方法。

  张先生1931年入北京大学中文系,那时的学科并不像现在这样细化,文史哲三科并不分家,张先生在史学系听过孟森的明清史、钱穆的古代史、马衡的金石学;哲学系听过汤用彤的哲学概论,马叙伦的宋明理学,熊十力的新唯识论;本家中文系则有胡适、钱玄同、林损、冯沅君、余嘉锡诸先贤,皆为一时之选。这些师长本身就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与他们朝夕相处,几年下来,开阔的视野已然形成,文科领域的学问再无盲点。师长、课程,这是属于有形之类,再有偏于无形的,就是学术氛围,按照他的说法,“表现在行动上是某一范围的人都在用力追求学识,表现在想法上是某一范围的人都相信学识有无上价值”。这里的学识并不是死知识,张先生初为学作《九鼎考》,心里忽然曾起大波澜,生起玄远的感觉,一下子明白人生问题是切身的,九鼎问题是身外的,就此立下了探索人生的志向。在红楼这个地方,由于“自由与容忍”之精神,即意志自由与兼容并包,张中行先生得以遍阅不同学说之著作,操千曲后渐渐晓声。

  其实,不仅仅是张中行,也不仅仅是北大红楼,那一代的人我们还能举出很多名字,例如傅庚生、杨伯峻、任访秋等,他们毕业于不同的院校,家庭背景也各不相同。他们都不是风云人物,从未大红大紫,要么偏安于地方院校,要么蜗居书局,他们都曾以普及性的著作传世,而这样的著作又学识兼备。假以时日,或者摆放在合适的位置上,他们都有可能成为一代大师。每每读到这些旧知识分子的学问与人生,都会生出一种今不胜昔的感慨,那种饱满的、充满质感的教育已日趋萎缩了。

  关于教育,张中行先生曾引过罗素的一个故事:“德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完全是德国人的力量;英国的小学教科书说打败拿破仑是英国人的力量。罗素主张把这两种小学教科书放到一块让孩子念。有人就担心,说你这样让孩子信什么呢?罗素说,你教的学生他不信了,你的教育就成功了。”对这样的教育目的,张先生甚表认同,他也曾推导出自己的教育观念:

  多给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以便他们充分吸收,自由发展;八股讲授全扔掉,否则教义外驰骋的野性将丧尽。

  这也许是一切理想教育的前提。做一个像张中行先生那样的教育家并非遥不可及,也许,只需要持续做常识水平线上的工作,只需要为教育留住“人性”,留住平等、信任、自由,剔除掉那些“非人”的身心束缚。不玩名词,不搞浮夸,这或许才是教育家成长的正途吧。(作者单位系山西省太原师范学院)

(来源:中国教师报 2012年4月18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