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尝试用社会学的方法分析学校隐蔽课程中所隐含的性别不平等信息。首先,在学校层面,不指向学科内容的非实体性精神文化即学生的精神环境如学校藏书、报纸、期刊以及张贴的名人名言等没有真正地反映性别平等。学校里的权力构成也有男强女弱的信息,如年级越高,男教师所占的比重越高;一些声望较高的学科多由男教师讲授;领导工作多由男性担任。其次,在班级层面,教师往往与男生有更多的互动,如提问的频度大;对男生的表扬和批评更多等,教师更可能提问男生开放式的问题,对他们回答问题的评价更具体。女生在学校的不愉快经历之一是她们容易遭受性骚扰。美国大学女生联合会和香港中文大学的调查研究显示,有相当多的女生在学校遭遇过性骚扰,但一些所谓的保护女生的措施却没有触及到性骚扰的根本原因。再次,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中也存在着严重的性别不平等。男主人公不但数量上明显比女主人公多,而且被赋予了更高超的能力和更优秀的品质,他们还从事更有声望、经济收入更高的工作。
笔者在本文第三部分用质的研究方法访谈了六位初中教师,并试图分析他们的性别观念。以下是本土概念的归类:
1.“按部就班”的女生与“偷工减料”的男生:过重的学业负担的性别诠释
过重的学业负担对女生的“摧残性”更大。由于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不同性格,男生在应对过重的学业负担时发展出了一种“抵制”的策略,而女生却在“顺从”中写着那些永远也写不完的“作业”。过重的学业负担还可以部分地解释初二以后女生学习成绩下降的事实。初二以后女生学习成绩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数学和物理成绩的下降引起的。女生疲于应付各科作业,学习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在数学和物理两科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过重的学业负担形成了女生“死学”的刻板印象,影响了人们对其学习潜力的正确估计。
2.“焦虑”的女生与“放松”的男生
女生在三个方面有较为显著的“焦虑”。一是考试焦虑。尽管女生基本功比较扎实,但在考试时却发挥不出应有的成绩。二是课堂回答问题“焦虑”。三是女生的月经问题引起的“焦虑”。
3.“不容易转移”的女生与“渴望变化”的男生
女生对一个比较理想的老师更“依赖”,更难接受一个新老师。所以频繁地更换教师对女生的影响更大。女生有“不容易转移”的特点,她们想把什么都做好,把所有的事都“当回事”与女生不同,男生的注意力则很容易转移,他们更渴望“变化”。
4.“单相思”的女生与“不知所措”的男生
在对待早恋的问题上,几位教师认为女生往往“感情冲动”,更容易引起“单相思”。而男生往往“不知所措”,根本不考虑这些事情。男生被认为“单纯”、“贪玩”、“发育晚”,充满“潜力”,于是他们不断地被动员要努力,要发挥出自己应有的力量。男生的后发展终于在人们的期待中成为后发优势。而女生被认为是早恋的始作确者。人们把对早恋的责备转化为对女生的责备。她们享受不到男生“前途先明”的信念所带来的安全感和鞭策感,先发展成为后发展。
5.对女生特别的“关爱”与“照顾”
女生“胆小”、“怕批评”、“要面子”、“怕丢人”的特点与女生从小就享受的过多的“保护”有关。教师们对女生的诸多关爱措施使女生失去了许多学习如何面对批评的机会,并加强了女生自我保护、自我封闭的意识。一些“女士优先”的做法使女生难以把自己当作强者。
在进一步分析本土概念的或上,本文尝试提出两个初步的结论:
1.六位教师的性别观念处于经验层次,缺乏对自己教育教学行为性别公平性的反思与监控。
2.六位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性别角色刻板印象,把一些与男生有关的性格特点与行为赋予更加积极的评价。
隐蔽课程中的性别不平等对女生的影响表现为:没有为女生提供可资效仿的女性榜样,并且隐蔽课程的“累积效应”扩大了对女生的负面影响。对男生的影响表现在加重了男生的心理压力;影响了男生参与家庭生活的积极性;不利于男生形成平等的两性观。
本文尝试提出五个方面的对策:第一,使用性别平等的教科书。第二,用多种形式促进隐蔽课程中的性别平等,包括:干涉策略;单一性别学校;单一性别办班或分组。第三,采纳多元文化主义教育观。第四,在教师教育中加强性别平等教育。第五,关注教师职业的女性化趋势。
关键词:隐蔽课程;性别不平等;质的研究方法
(来源:中国知网硕士论文——陈雨亭 曲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