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理论:提升校长领导力的知识基础
龚波 郭召志
摘 要:校长需要完善在教育领导中的实践理论,以搭起理论与实践对话的平台。从问题意识出发,可以解读校长实践理论的内涵、知识基础和形成阶段,从洞悉和满足教师的需要动机、营造良好的学校组织气候、发挥在学校中的关键角色、力争成为学习型校长等方面可以深化校长实践理论的内容,可以为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水平提供知识基础。
关键词:实践理论;学校组织行为学;组织气候;校长领导力
总结:
1、校长“领导力”就是校长在领导实践和理论两方面所具有的对学校目标的关注和追求、对于教师和学生所具有的影响力的内涵、结构、特征和水平。要提升校长的领导力水平,就需要对教育领导的实践理论有深刻的把握,以为其提供知识基础。
2、校长领导中的实践理论。首先必须明确,“实践理论”并非“实践+理论”模式的翻版和简单叠加。校长也需要行动理论,在繁忙复杂的活动中,没有几个问题是简单线性的,时间是紧迫的,做出一个决定常常意味着要做进一步的决定,只有找到适合的行动理论,才是提供正确措施的依据。
3、受教育组织行为学的启发,我们以为,有效的学校领导实践理论,应当建立在以下几方面知识分支之上:准确周知学校教师的行为;理解教师工作的组织环境;校长领导素质自测;校长领导行为诊断。
4、实际上,实践理论就是研究内在需要和学校创造的环境对校长领导行为及特征所构成的动力影响及制约模式。由此,校长可从教师的内在需要、学校的组织环境和自我角色个性等视角来实践“实践理论”。
(1)首先,校长要用Y理论来洞悉教师的行为特征,满足教师的内在需要及动机;
(2)其次,校长要能诊测学校组织气候,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3)再次,校长要明确自己在学校系统中的坐标,发挥好在领导体制中的关键角色;
(4)最后,促进自我成为学习型校长,丰富作为学校领导者的实践理论。
文章出处:《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年第25卷第6期 第20—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