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河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的思考刘月桥
摘要:目前,河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培训政策支持不够到位,校长参训的内驱力不足,培训教学体系还不够科学,培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同时,阐述了河北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创新的思考:完善校长培训宏观管理机制,强化校长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优化培训实践体系,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价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培训创新
总结:一、当前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面临的问题
(一) 培训政策支持不够到位
(二) 校长参训的内驱力不足
(三) 培训教学体系不够科学
(四) 培训评价机制不够完善
二、关于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创新的思考
为了更好地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针对目前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存在的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创新的总体思路应该是:以需求为导向,以提高中小学校长专业化水平为目标,以加强培训管理为基础,以培训模式创新为核心,以提高培训质量和效益为主线,充分发挥省级培训机构的指导、示范和引领作用,形成与我省基础教育发展相适应的校长培训新机制。
(一)完善校长培训宏观管理机制。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校长培训仍然属于干部教育范畴,仍应定位于“干训”,因此,我们在管理上,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体制下的培训管理。
1.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组织管理体系。
2.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制度建设。
(二)强化校长培训激励和约束机制。
1.完善和落实校长培训学习与使用相结合的制度。坚持“学用结合”是构建校长培训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关键所在。
2.建立校长资质和素养标准体系。要科学制定各级各类校长岗位应具备的政治理论素质、文化知识、业务能力和水平的规范标准,使校长的素质和能力结构具体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三)优化培训实践体系
培训实践体系包括培训模式及培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它是关涉到培训质量和效益的核心因素,因此优化培训实践体系是中小学校长培训机制创新的关键环节。
1.创新培训模式。培训模式的创新,应体现在:一是要突出校长的主体地位。二是要拓宽培训模式。
2.增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培训内容是培训教学的核心所在,其设置与开发状况直接影响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3.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在培训方法上,要从偏重课堂理论培训,向课堂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转变,多采用“参与式”方法,增加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问题解剖、现场观摩等实践性教学,提高学员的参与程度,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四)建立科学的培训评价机制
校长培训的目的在于提供学习机会以满足校长专业发展的需求。要了解培训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对培训工作进行科学的评估。
1.完善校长培训的考试考核制度。
2.完善培训工作评估制度。
3.实行培训机构资格认证制度。
4.建立培训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出处:《中小学教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