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如何完善中小学校校长选任制度

发布日期: 2014/06/21      浏览次数: 44  


 

                                                              如何完善中小学校校长选任制度

摘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校长就是一所好的学校。本刊编辑部邀请山东省莱芜市陈毅中学校长刘廷绪,四川省成都市西北中学校长刘英,江苏省奉化市莼湖镇中心小学校长郭昶,就校长选任问题进行了座谈。

关键词:海选校长;中小学;校长选任制度

总结:

1、  本刊编辑:对该县中小学校长公开报名、竞聘上岗您有何看法?

刘廷绪:在选任校长工作上可以先行一步做大胆的尝试。如何“选“是关键。

刘英:  民主选举的思路是对的,但选之前如果首先定好标准,好好宣传动员和组织,效果就会更好。要认真搞好在一校内的民主选举,再逐渐推广才是正确的选任方法。

郭昶:  一方面为他们的大胆改革叫好,但同时也有一些担忧。一忧“花繁迷人眼”;二忧“新瓶装旧酒”;三忧“零乱任风飘”。

2、  本刊记者:您认为当前中小学校长的任命方式如何改善,应如何贯彻落实《教

育规划纲要》提出的要“完善校长任职条件和任用方法”?

郭昶:“懂教育”与“懂管理”是校长任职条件中最基本的两点。校长的任职时间也必须保证在5年以上,有条件的可以延长至10年或15年。

刘英:中小学校长要变“任命制”为“民主选举任命制”。其具体操作方式应从学校内部开始。

3、  本刊编辑:竞聘是选拔方式之一。选拔的结果是不是最好的,一般来讲取决

于选聘执行的标准、对应聘者评价的科学性与公正性。您认为在这方面应怎样去做?

刘廷绪:要选拔好校长,关键是要形成一种既能给现任校长造成压力 ,又能使有能力担任校长的教师认识到机遇无限和充满活力的机制。首先要制定任职资格标准。其次要拓宽选拔渠道。再次要规范校长的任期和交流。

郭昶:要先制定资格条件;其次要“评价跟进”;

刘英:竞聘是好的选拔方式之一,但首先要定好标准。

4、  本刊编辑:您认为最理想的选拔中小学校长的方式是什么?

郭昶:应尽量在本校产生。不仅有利于学校文化的传承,并且有利于学校文化的发展。

刘廷绪:选拔一个优秀的、真正有发展潜力的教育工作者担任校长,是政府为学校发展提供的最好、最高效的保障。选任制是目前较立项的干部选拔方式。

刘英:最理想的就是民主选举后的校长任命制。这避免了上级部门在选任校长时的随意性。

5、  本刊编辑:《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完善现代学校制度。结合校长的产生,您认为应该怎么落实?

刘廷绪:《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是完全适应国情和时代要求。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与校长成长规律相适应的校长管理制度迫在眉睫。

刘英:要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是思想的大解放,民主选举产生校长就是开创性的第一步。

郭昶:要推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首先要提高校长的学术水平,也就是选任综合能力强的教育家型人才任校长。

出处:《基础教育参考》2011年第一期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