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研究
楚江亭
摘 要: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具有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教师工作积极性等多种功能。然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明显低于教师的期望,不同性别、年龄段、学历、类型、校史的教师在实际参与或期望参与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学校必须改善管理方式,以提升教师的参与能力与水平。
关键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现实;期望
总结:1、本文主要以北京市某区九所中小学的全体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实际和期望两种状态下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系统调研和分析。
2、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五个方面:
(1)教师实际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教师期望参与学校管理的状况;
(2)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及存在问题;
(3)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实际参与与期望参与的差异;
(4)不同人口背景(性别、年龄、学历等)的教师实际与期望参与的差异;
(5)对教师参与学校管理提出了相关的意见与建议。
3、研究结果表明:
(1)教师在学校行政事务方面,实际状况“不参与”的居多,而在期望参与方面,以“教师参与共同讨论”居多。
(2)教师在教学事务方面,教师的实际状况是“参与提供意见”“参与共同讨论”“被授权自行管理”三种情况大致呈均衡状态;而就上述事务,教师的期望是,首先“参与共同讨论”,次之“参与团体表决”或“被授权自行管理”。
(3)教师在后勤事务方面,涉及与教师教学专业有关的事项,教师实际参与程度最高,其次是涉及教师个人权益的有关事项,尽管如此,上述教师实际参与的程度都远未满足教师的期望。
(4)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在实际参与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参与方式均偏向于“参与提供意见”。而对于期望参与而言,不同类型学校的教师则存在明显差异。
4、教师实际参与和期望参与存在差异的原因有:
(1)就教师自身来看,教师更多地希望通过参与教学,让自己获得专业成长、实现自我价值。
(2)从学校管理者来看,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学校管理者只有赋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提升教学质量。
5、影响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因素有年龄因素、学校类型因素以及校史因素。
6、对学校管理的若干建议:
(1)树立真正尊重教师的管理理念;
(2)要提升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程度和水平,还需要为教师搭建平台、寻找途径;
(3)让教师以多种方式参与学校管理,学校管理者还需考虑三个因素,即:“教师可利用的时间和他们可能接触的各种资源、信息”“教师的切身利益和他们应优先考虑的事项”“教师对在学校管理工作的心理认可区及应承担的基本义务”。
(4)发挥校务委员会、教代会和教师委员会的作用。
出处:《中国教育学刊》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