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效益问题的探讨

发布日期: 2014/06/28      浏览次数: 47  


 

 关于中小学校长培训效益问题的探讨

章立早

摘要:教育系统的干训机构举办中小学校长培训班,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培训效益。培训效益表现形式有显性的培训效益和隐性的培训效益两种,其特点是:潜在性、迟效性、长效性。影响培训效益的主要因素有:人力因素、物力因素、财力因素。对培训效益的评价,可以从显性的培训效益评价和隐性的培训效益评价两个方面进行。

关键词:校长培训;培训效益;评价

总结:一、培训效益的含义和表现形式

1.培训效益的含义

我们这里所说的“培训效益”,是指在中小学校长培训中,消耗一定量的培训成本(人力、物力、财力)后,培训出一定数量并符合国家规定培养目标的合格校长或比原先水平有所提高的校长。原先水平有所提高的校长。“培训效益”不仅要涉及“消耗一定量的培训成本(人力、物力、财力)”问题,而且要涉及数量和质量问题,即“培训出一定数量并符合国家规定培养目标”。

2.培训效益表现形式

培训效益表现形式有显性的培训效益和隐性的培训效益两种。显性的培训效益,是指消耗一定量的培训成本(人力、物力、财力)后能够看到的培训结果。隐性的培训效益,是指消耗一定量的培训成本(人力、物力、财力)后暂时不能够看到的培训结果,但这种结果能够在参训校长今后的工作中逐步显露出来。

二、培训效益的特点

1.潜在性。2.迟效性。3.长效性。

三、影响培训效益的主要因素

1.人力因素

人力因素主要包括干训教师的素质因素和参训校长的素质因素。

2.物力因素

物力因素主要包括教室环境、教室教学设备、计算机房设备状况、阅览室状况。它们都或多或少会对培训效益产生影响。

3.财力因素

要提高校长培训班的培训效益,必须有较宽裕的财力支持。

四、对培训效益评价的方法

1.培训前后对比评价法

2.培训概况推测评价法

五、对培训效益评价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干训机构的培训效益如何,要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培训目标为准绳。

2.在对培训效益评价的过程中,要重视参训校长的自我评价和社会、教师对参训校长的评价,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管理功能和激励功能。

3.教育活动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其产品是属于精神性的范畴,许多方面具有相当的模糊性,许多问题难以直接最化。所以,无论是运用“培训前后对比评价法”,还是运用“培训概况推测评价法”,都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但又要以定性评价为主,定量评价为辅。尤其在具体问题的评价上宜粗不宜细。

4.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即必须将培训效益的评价贯穿于校长培训的整个过程中,以便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问题。

5.在对培训效益的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和被评价者的各种心理期待、心理状态将直接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要注意研究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在评价前、中、后的各种心理期待以及町能出现的各种不良心理状态,并采取措施加以适当调控。

出处:《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683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