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胜任力的中小学校长培训策略
朱广清
摘要:当前的校长培训面临实效性差的困境,胜任力理论为校长培训摆脱困境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和途径。以高绩效为培训目标,以胜任力作为培训需求评估、内容设置、方法选择和效果评价统一的分析概念,并运用一系列相应的策略构建基于胜任力的校长培训体系,不仅是校长培训范式的变革,也使培训摆脱实效性差的困境成为可能。
关键词:胜任力;校长培训;策略
总结:胜任力概念的引人使得校长培训有了全新的设计理念和方向,它抵及了培训改善的核心,避免了培训课程的先天缺陷,为校长培训摆脱实效性差的困境提供了新的努力方向,具有模式变革和范式转移的意义。
一、需求评估——寻找胜任力“缺口”。
培训是一个包括需求分析、内容选择、方法采用以及效果评估的系统过程。基于胜任力的培训需求分析应遵循以下流程:第一步,组织分析。第二步,岗位分析。确定任务和群体培训需求。包括确定绩效标准、确定访谈样本、收集资料、确认任务特征和胜任力要求和验证胜任力模型五个步骤。第三步,个体分析。
二、学习模式——重视校长的经验学习。
有效的经验学习需具备四种能力:具体体验能力,反思性观察能力,抽象概念化能力,积极实验能力。当前,有以下培训模式是极具经验学习价值的:
1.参与式培训2.导师(师徒)制3.现场研修4.影子培训 培训评估——将绩效改善作为评估培训的导向。
基于胜任力的校长培训以绩效改善为价值取向,以胜任力作为需求评估、方法设计和效果评价的统一分析概念,寻求“胜任力缺口”为培训课程内容,强调以经验学习为主的内隐学习方式和将绩效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导向。它提供了一种新的观照下的校长培训范式,对摆脱培训实效差的困境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毕竟胜任力在校长培训领域的应用时间尚短,因此还需要培训者和人力资源专家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逐步完善。
出处:《中小学教师培训》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