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分析
周利平
摘要:培养有效校长成为近十多年来美国教育界关注的热门话题。本文从美国有效校长的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在职培训和评价措施等四方面入手对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进行分析,以期得出有利于我国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启示。
关键词:有效校长;培养体系;学校领导管理
总结:一、本文将美国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划分为职前培养、入职指导、在职培训和评价措施四个紧密结合、相互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对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和介绍.以期得出有利于我国学校领导管理方面的经验及启示。
二、美国有效中小学校长的培养体系
1.有效校长的职前培养
美国传统的校长的职前课程一般由大学研究生院的教育领导专业承担。最近几年受有效校长研究的影响,一方面传统的研究生课程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另一方面出现了以学区与大学共同开发的校长职前课程体系这种新模式。
2.有效校长的入职指导
校长的职业发展一般分为职前准备期、岗位适应期、称职期和成熟期四个相互联系的阶段。
3.有效校长的在职培训
上述有效校长的职前培养和入职指导解决了新任校长的有效性问题,而对现有校长的改造,则主要通过校长的在职培训实现。
4.有效校长的评价体系
第一维度:学校绩效的六大核心因素。
第二维度:领导的六大关键过程。
三、美国有效校长培养体系有其完整性和连贯性,并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职前培养突破了原来以学科理论为中心的缺陷,主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尤其强调以实践和能力为取向的课程,主张通过田野式的课程学习,培养未来校长在促进课程教学实践和提高学生学业方面的领导能力。
其次,导师制度的建立有利于入职校长获得有效的指导经验,使他们能灵活处理学校领导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从而使他们尽快适应岗位的需要。
再次,在职培训具有针对性,通过加强学校领导中某一薄弱环节的集中培训来加以弥补,并为同行之间的交流提供平台。最后,有效评价体系细化了有效校长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它不仅为考核校长的有效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更为未来有效校长的实际培养提供了参照,使得各州有可能以有效校长评价体系为标准开发相应的课程培养体系。
出处:《美国“有效校长”的培养体系分析》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