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研究
邹运玲
摘要:当前,性别问题是困扰小学教师队伍良好发展的问题之一,随着小学教育领域中男教师的人数逐年减少,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锦州市某小学一些青年男教师的访谈,得出引起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小学教师性别问题失衡原因对策
总结:
在教育工作中,男教师与女教师在很多方面都可以互补,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然而,在我国小学教育领域中,男教师的比例与女教师的比例处在一种失衡的状态中。本文以锦州市某小学的教师队伍中存在的性别问题调查现状为背景,探讨小学教师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的主要因素,并且得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希望对解决这一问题有所帮助。
一、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
小学教师队伍中的性别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小学教师男女比例,也就是小学男女教师比例失衡问题。
二、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原因
(一)经济收入
经济收入是影响男性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但是小学教师的工资与同一时期其他岗位的工资相比,并不具有优势。可以说,教师工资水平不高是造成我国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主要原因。
(二)社会地位
教师的社会地位十分重要,它是构成教师职业成就的重要因素。而在我国,尽管近年来教师的经济状况和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但与其他职业相比,教师的社会地位仍然有待提高。
(三)大众认可
大众往往认为女教师对待学生更趋于温柔和包容,而男教师则被想象为严肃,是容易对学生进行体罚的角色,由此可以看出大众更认可的是女教师。
(四)工作环境
小学男教师处于一个女性占大多数的工作环境中,所以在平时的办公室交流中,男教师很少能在办公室和女性同事找到共同的话题。
三、觉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衡的途径。
(一) 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
要提高教师的经济收入,先要改善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国家应加大对小学教师队伍的经济投入,使小学教师的待遇和工资水平占整个收入水平的中上等。并建立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切实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如果能够提高小学教师的经济待遇,相信会有更多的男性转向教师的行业。
(二) 提高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
如今在人们面对职业选择时,多数人会选择公务员,可以说这是因为公务员的社会地位较高。所以应把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纳入公务员队伍管理,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稳定小学教师队伍。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代表国家,向接受义务教育的公民履行政府责任,因此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师应当纳入公务员队伍。
(三) 提高小学教师的大众认可
要改变社会职业选择上的性别偏见,充分肯定男教师在小学教育事业的优势作用。由于社会上的偏见,长期就业观念是很多人认为小学老师的岗位很适合女性的,所以在面对报考师范院校的考生时就已经有性别倾向,这样就不能鼓励男性选择小学教师这个职业。
(四) 提高小学男性教师的招生比例
教育行政部门应出台相关的政策,在招收小学教师时应该适当提高男教师的数量,增加男性教师数量在教师队伍中的比例。在师范院校招收新生时,可以采取一些新的招生政策,这些政策可以适当鼓励男性考生来报考小学教育专业,从源头上改善小学教师男女比例失调的问题。
(中国校外教育探索下旬刊2014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