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构想与举措

发布日期: 2014/07/10      浏览次数: 46  


 

 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构想与举措

王智秋

摘要: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改革与发展中坚持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形成了自己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取向的构想、实现路径并付诸行动。其主要内容包括实践取向首先是指小学教师培养必须面向并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教育

改革的需要;教育公平是我国师范生培养突出的时代内涵,必须在师范生教育的内容与实习的方式上将教育公平放在重要位置上;深入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情境研究应当成为师范生的专业生活方式;最后,与小学建立合作共同体则是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的重要保障。

摘要首都师范大学;小学教师教育;实践取向

总结:

长期以来,小学教师教育的实践取向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基础教育一线均已形成共识,但实际上,人们对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取向”的理解却有很大差异。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改革与发展中坚持小学教育专业教育实践的价值追求、路

径及目标定位,形成了自己的小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取向的构想,并付诸行动,取得了社会所期待的实效,铸造出自己鲜明的特色

一、价值追求:实践取向的教育哲学

小学教师培养的实践首先是深刻理解并紧紧把握当代小学教育实践的需求,这种需求根植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要求,根植于教育的现状及其改革与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根植于我国基础教育面临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两大问题的解决。

这是实践取向的小学教师教育的最高价值追求,是它的教育哲学同时,小学教师实践包含着道德与艺术、思想与情感、理论与活动。它不能理解为技术活动和简单的实际操作,不只是专业实践、技术操作,也不仅是认识论的问题。教师的实践是一个道德活动,是一个充满情感与创造的艺术事业最后,教师是一种专业,我们对专业的理解不是简单地增加授课门类和时数,而是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突出的实践性质

二、教育公平:实践取向的时代内涵

教育公平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理念,也是教育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教师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是教育公平理念的实践者,它要求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公平合理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个学生。教育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教育不但启迪人的心智、锻炼人的品格、完善人的心性,还在消除社会上的不平等、创造宽松和谐的社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而这一切的实现,教师是关键。在小学教师教育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公平教育的理念,培养未来小学教师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使其将来走到教育岗位后能够重视学

习弱势者或经济弱势者的学习机会,不给儿童差别待遇,公平对待每一位儿童,是一项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任务

三、情境研究:实践取向的生活方式

初等教育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但是师范生,作为未来的小学教师主要不是做专业人员的学术研究,而是深入实践,做情境研究

四、共同体:实践取向的保障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实践性和反思性。小学教师教育更是一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面向基础教育一线的实际需求培养,这就要求原来大学独立完成的人才培养过程向大学、小学一线学校共同完成转变。

(一)以服务求支持——从一线小学教师培训入手

(二)基地校建设——促进小学学校整体发展

(三)形成合作共同体——实现大学与小学的共赢

(《中国教育学刊》2010.05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