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构建
王平
摘要: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是“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的重要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模式,能进一步巩固小学教育地位,提高教师自身素质,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内容包括:分类指导、分校培训与分步提高。它的顺利实施,需要建立政府导向机制、多方互动机制和客观评价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村小学教师教育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模式构建
总结: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理论内涵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把农村小学教师视为农村小学教育的第一资源,把农村小学的教师教育视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第一要务,把农村小学教师应用教育科学和现代教育技术视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第一生产力。“三分”模式的具体内容是:分类指导、分校培训与分步提高。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运行途径
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结构:分类指导是指教师教育的内容,是基础;分校培训是教师教育的方式,是关键;分步提高是目标。目标决定内容,内容决定方法,三者缺一不可,又相互作用。
(一)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分类指导
分类指导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结构中的基础部分,它是指培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师德培训
培训主要采取讲座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培养政治方向正确坚定,具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师,使他们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全社会的道德楷模
第二,学历教育
学历培训一般由具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校进行,但教师培训机构要充分挖掘资源,搭建平台,如组织自学考试、开展远程教育等,为广大农村小学教师创造学历培训的机会。
第三,知识更新
要特别注意对教师进行教育新理论、学科课程标准与新技术应用等方面知识的辅导培训,并且培训机构要创设有利于教师学习的环境,提供学习资料与学习机会,从而达到促进教师知识更新的目的
第四,能力拓展
就一般意义上说,成功的、富有创造性的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往往能发现行之有效的新方法;在个性品质上往往表现为幽默、热情、乐观与自信;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善于变换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思考;在班级管理上,表现为开放、公正、安全与宽容,教育效果极佳。
(二)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分校培训
分校培训是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关键环节,是指培训的方式。分校培训实质上是一种校本培训,是基于学校工作情境和工作实际而进行的研究、培训与自我修炼。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的分步提高
三、农村小学教师教育“三分”模式的保障
(一)政府导向机制
(二)多方互动机制
(三)客观评价机制
(《中国教育学刊》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