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及创新趋势
李瑾瑜,史俊龙
摘要:中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政策在几十年来的演进历程中,由于不同阶段存在着不同的政策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而制定的政策内容及其政策重心也各不相同,但总体体现出政策由零散到系统、由片面到全面、由浅层到深入、由经验到专业、由规定要求到标准建立而不断发展和进步,逐渐体现出了科学性、专业性和制度性的特征,也体现出政策的价值理念越来越符合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目前中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进入到“后学历”时期,科学性、专业性、标准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总体特征。因此,在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创新上需要特别关注基于专业价值导向创新教师培训政策、基于专业标准规范创新教师培训政策、基于专业发展规律创新教师培训政策、基于能力为本创新教师培训政策等新的趋向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政策创新
总结:
一、引言
教师培训政策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许多方面,如教师培训保障政策、教师培训体制政策等,文献数量仍然偏少,这也说明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加强。
二、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过程与特点分析
1.从建国初到60年代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重在职学历补偿
2. “文革”后至80年代末的教师培训政策:“教材教法过关”与学历提升并重
3.90年代至21世纪初的教师培训政策:制度性教师培训的建立
4.进入21世纪的教师培训政策:专业化教师培训体系的建立
三、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创新趋向
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政策的创新,要特别关注以下趋向:
1.基于专业价值的教师培训政策创新
2.基于专业标准的教师培训政策创新
3.基于专业发展的教师培训政策创新
4.基于专业能力的教师培训政策创新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