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

发布日期: 2014/07/15      浏览次数: 50  


 

 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之比较及启示

汪丞

摘要: 本文对中日两国中小学教师流动进行了比较,揭示了二者的异同,呈现了我国教师流动中的不足,并以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为借鉴,提出了一些规范和完善我国教师流动的建议。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流动;教师定期流动制

总结:

教师的合理流动有利于促进师资的合理配置,实现教育公平。然而,由于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制度和法规还不健全, 流动中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现象。中日两国在教育管理,尤其在教师流动的管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日本实行了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教师定期流动制,比较中日两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异同, 从中揭示我国教师流动中的不足,并以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为借鉴,探讨规范和完善我国教师流动的策略,以“抛砖引玉”。

一、中国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现状

各种体制改革和一些法规的出台,为教师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一方面,学校取得了一定的人事权,可以在一定条件下选择教师;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选择学校。目前,绝大多数教师一辈子一次分配,长期固定在一所学校、一个岗位的局面正逐步被打破,给教师队伍和学校注入了活力。然而,在社会人才流动的起始阶段,由于教育改革的措施,特别是关于教师流动的政策、法规不够健全,教师流动中呈现出盲目、无序等不合理现象如:( 1) 教师单向上位流动。( 2)教师流动的人事纠纷日益增多。

二、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的概况

在日本, 政府对中小学教师流动的管理有一套完备的法规和政策,也形成了完善的制度,即日本教师定期流动制。该制度始于“二战”后,主要在公立基础学校( 小学、初中、高中及特殊学校) 范围内实施。60 年代初,该制度趋于完善,并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共同点

1. 中日两国的中小学教师流动都在政府的框架内,主要在公立学校的范围内实施。

2. 中日两国中小学教师都可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流动;都可在地区内和跨地区流动

3. 两国参与流动的教师原工作经历及职称在新的学校仍然有效。

4.从参与流动的对象看,两国都是既有教师又有校长

四、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的差异

1.流动主导的差异:政府主导——教师主导

2.流向的差异:多向轮换——单向上位

3.流动过程的差异:规范透明——失范隐晦

4.流动效果的差异:均衡——失衡

五、中日中小学教师流动比较之启示

1. 以教师定期轮换流动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2.推动教师定期轮换流动的法制化,制度化

3.改革教师的人事制度。首先,实行“无校籍管理”

4.实行同工同酬,出台特殊津贴政策。

Comparative Study of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Flow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W A N G Cheng

Abstract This article com pares teacher flow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It reveals the deficiencies in teacher flow in our country. Taking Japanese teacher regular flow system as reference, the author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gulate and improve our teacher flow.

Key words teacher flow in primary and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regular flow system ;comparison and reference

(《比较教育研究》2005年第11)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