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得群芳香满袖
—村镇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隋柱
摘要:校本课程作为必修课程开设充分利用当地的地域优势与特色, 结合校情发挥教师特长, 开展以“情系乡土,弘扬地域文化”为主题的校本课程。通过采取探索课堂模式、编写教材、多元评价、家校联合、艺人指导等措施, 形成了独具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保障校本课程的高效开展。
关键词:乡村小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
总结:
一、等闲识得东风面—校本课程的发展历程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 也是一个难点。我校围绕综合
实践活动, 开设校本课程。回顾几年来的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经历了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的发展过程。一多措并举, 塑造活动氛围;二以点带面 探索有效策略;三有条不紊, 全面扎实推进
二、万紫千红总是春—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
我们充分利用行村镇当地的地域优势、传统特色,依据校情, 充分发挥教师特长,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结合节假日, 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以“情系乡土, 弘扬地域文化”
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依据“地”情, 开发劳动技能课程;二依据“ 生”情, 丰富活动课程;三依据“ 时”情, 积极组织社会实践;四依据师 情 开发研究性学习课程;五完善创新相结合, 丰富课程内容
三、折得群芳香满袖—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硕果累
目前, 我们开设了布贴画、剪纸、三角插等十几项校本课程引领学生完成了美味佳肴春节风俗、二十四节气、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等十几项研究性学习编写了十几种不同风格的校本教材和教师用书, 形成了我校独具乡土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 老师们的成果还多次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在以综合实践为依托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 学生们经历了失败的切身体验、成功的`愉悦快感、参与的合作分享, 学生们真正融入了校本课程的大课堂。他们的能力得到了全面的锻炼和发展, 充分享受到了校本课程带给他们的快乐, 并从中学习和体会了更多的知识。这是我们开设校本课程的最大收获。
(《现代教育科学》2014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