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朱虹
摘要:为探索中国化的幼儿教育,陈鹤琴提出了著名的“活教育”理论,其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具有丰富的内涵。学习“活教育”理论,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启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兼顾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园本课程内容生活化,园本课程实施的方法活动化。
关键词:“活教育”理论;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启示
关键词:
一、“活教育”理论的内涵
陈鹤琴引用陶行知描述的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死教育”:“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提出了前进的、富有生气的活教育:“教活书,活教书,教书活;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逐步形成“活教育”的理论体系,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大纲领”———目的论、课程论、方法论中
1.“活教育”的目的论
陈鹤琴明确而全面地提出了“活教育”目的是:要教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提出做人的基本条件:第一,要有强健的身体;第二,要有建设的能力;第三,要有创造的能力;第四,要有合作的态度;第五,要有服务的精神。
2.“活教育”的课程论
陈鹤琴批评旧教育是“死教育”,认为“活教育”的课程应该是:(1)课程应为目标服务;(2)课程内容的选择应注重儿童的生活环境,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3)课程结构以“五指活动”为基本成分;(4)课程实施应采用“整个教学法”、游戏式和小团体式教学。他的课程论强调了目标性、生活性、自然性、社会性、环境性、综合性、灵活性的理念,突出了活教育的本质,具有超前性和科学性
3.“活教育”的方法论
“活教育”方法论的基本原则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二、“活教育”理论对宁夏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的启示
1.关注儿童发展与社会发展,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科学化
2.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内容生活化
3.重视儿童好动特点,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实施活动化
总之,陈鹤琴的“活教育”理论具有丰富的内涵,促进了中国幼儿教育的科学化、合理化、民族化。在国内幼儿园兴起园本课程开发潮流的当代,重读“活教育”理论,对于农村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更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