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的学校管理
叶碧
摘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要求有和谐的学校管理来保证,但由“物欲”、“权欲”而导致的“不和谐”现象,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目标的完善与实现。我们认为,学校管理应当追求和谐之境。和谐的学校管理具有对立统一性、自由愉悦性和超功利性,它是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管理;和谐;全面发展
总结:1、人们追求学校管理的和谐之境带有必然性, 学校管理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便是主体通过自身的实践,使客体的运动旨趣与主体的期望达到一致,从而使客体展示出主体的本质力量。
2、学校管理中的不和谐现象表现在师生关系、领导与员工关系以及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中的不和谐。
3、造成学校内部诸多不和谐的最根本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1)功利主义(即物欲)的侵蚀。
(2)某些学校领导热衷于为自己捞取政绩(即权欲),缺乏求真务实的作风。
4、为营造和谐的学校管理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把握主客体关系:以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为依据;
(2)培养目标:从未来走向现在,从终端走向过程;
(3)规章制度:在“理”的规范中显示真情;
(4)活动安排:遵循木桶原理,即活动的整体性要求着眼于对人的全面发展进行统筹安排。
(5)校园环境:应当成为提升境界、陶冶情操的精神空间。
出处:《教育探索》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