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
董璐
摘要:学校管理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只有在学校管理中真正赋予教师主人翁权力,激发教师主体性意识,不断增强教师认同感、归属感,才能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能动性与创造性,从而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反作用于学校管理使之优化,进而促使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飞跃。然而,当前我国普遍存在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这一问题,本文试图从涵义、现象、原因及应对策略几方面来对其进行分析,希望为学校管理机制的改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学校管理;教师主体性;缺失
总结:1.本文探讨的学校管理中的教师主体性是指教师以学校管理与决策作为客体,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2.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自上而下的命令式管理。
(2)不被重视的教师个性。
(3)尚未健全的激励机制。
3.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1)学校领导思想官本位.
(2)学校规范秩序刚性化.
(3)教师评价标准片面化.
4.学校管理中教师主体性缺失问题的应对策略有:
(1)赋予权力,开展民主对话.
(2)人性管理,注重人文关怀.
(3)多元评价,激发主体意识.
出处:《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6年6月第19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