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教育专业研究生编著出版国内首部教...
胡仲勋近期所发表论文
2012年出版著作
2012年发表在CSSCI期刊论文简介
中心2011 年科研成果盘点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动态跟进”

发布日期: 2014/07/20      浏览次数: 29  


 

 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动态跟进”

吴立安

摘要:影响中小学校长培训效能的主要因素有:培训主体(师资因素)、培训对象(生源因素)、培训目标(目标因素)、培训内容(内容因素)、培训模式(方略因素)、培训管理(管理因素)等。针对校长培训工作本身而言,培训的目标、内容、形式、机制、体系、评价上的开拓创新。与时俱进,能有效地促进校长主动发展、跨越发展。动态跟进是中小学校长培训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校长培训;效能;动态跟进

总结:一、体现培训目标的动态性、人文性

校长培训目标同样应该是一个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动态概念,从人文性,即重视人的文化——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而言。应体现教育理性与教育关怀高度统一。

二、体现培训内容的创生性、选择性

在创设校长培训课程及其丰要内容时,首先必须围绕校长三个方面共同的素质来考虑,即崭新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思维方法、全新的管理和研究能力。

三、体现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参与性

校长培训形式要从单一性、封闭性的以进修院校为主的班级课堂讲授模式,转向“多向型、开放性、自主性”的灵活、多样化课程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模式。

四、体现培训体系的多渠道、主体性

为校长实现自我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体现在培训体系上,应以扩大培训基地、拓宽师资渠道为基本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各类教育力量的互补。打破学习的时空限制,促进校长培训结构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多样化和社会化。

五、体现培训机制的实效性、需求性

在建市宏观调控机制——完善中小学校长培训组织管理体系.制定科学的中长期规划及其具体的实施计划,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管理制度建没;激活培训运行机制——在培训管理思路从微观管理向宏观调控转化、从统包统揽向监督服务转化。

六、体现培训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性

校长培训的评价是一种发展性评价,一应注重发展性——将评价的立足点放在参照校长的未来发展方向上,考虑校长的发展需求,既关注校长学习、课题研究、实践阶段等各方面的现实表现.更关注学员的潜能发展;二应注重全员性——对所有参训校长实行发展性评价,给不同层面的校长提供参与的机会,让每位校长获得发展;三应注重全程性——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对个体校长成长历程的纵向某些方面进步与发展的评价。并注意评价从表层向深层发展;四应注重伞面性——用格体的、动态的眼光。对个体校长成长过程的横向整体素质提高的评价,并注意评价从基本方面向完整方面发展。

出处:《上海教育科研》20113

 


Copyright © 2013  Center for Educational Leadership,SHNU. 现代校长研修中心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桂林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234    TEL:021-64324185
登录